第九章 混凝土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章混凝土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
为何进行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控制?
为何进行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目的:
保证混凝土设计要求的性能、保证混凝土
质量的稳定性。
质量波动的因素:
原材料:水泥强度、品种,骨料超径、逊
径、级配、细度模数、含水率,配料计量。
生产与施工条件:搅拌、运输、浇筑、振
捣、养护湿度与气温。
生产控制水平的要求
混凝土的生产方式宜采用预拌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进行检
验评定应为合格。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宜符合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要求
强度标准差σ(MPa)
生产场所
C20 C20~C40 ≥C45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3.0 ≤3.5 ≤4.0
预制混凝土构件厂
施工现场集中搅拌站 ≤3.5 ≤4.0 ≤4.5
标准差 可按下式计算:
n
f 2 n m2
cu,i f cu
i1
s
n 1
式中:
f cu,i 统计周期内第i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
值(MPa),精确到0.1MPa;
m 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的
f cu
平均值(MPa),精确到0.1MPa;
n 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试件组数,n值
应不小于30 。
实测强度合格率P不应小于95%;P可按下式计算:
n
P = 0 ×100%
n
式中:
P 统计周期内实测强度合格率(%) ,精确到0.1% ;
n0 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强度等
级值的试件组数。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和预制 凝土构件厂的统计周期
可取一个月;施工现场集中搅拌站的统计周期可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
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
材料进场和性能检验
原材料进场:
• 原材料进场时,供方应按规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
• 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等,
外加剂产品还应提供使用说明书。
原材料性能检验:
• 检验样品应随机抽取。
• 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批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散装水泥应按每500t (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个检
验批;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应按
每200t为一个检验批;硅灰应按每30t为一个检验
批;砂、石骨料应按每400m3或600t为一个检验
批;外加剂应按每50t为一个检验批;水应按同一
水源不少于一个检验批。
不同批次或非连续供应的不足一个检验批量的混凝
土原材料应作为一个检验批。
• 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标准的规定。
原材料的堆放和储存:
• 水泥应按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分批存储,并应采取防
潮措施;出现结块的水泥不得用于混凝土工程;水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