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章-溶质运移基本理论.pdf

发布:2017-10-07约4.95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溶质运移基本理论 第十章溶质运移基本理论 参考书 第十章 溶质运移基本理论 参考书 第十章 溶质运移基本理论 (1)杨金忠,蔡树英,王旭升. 地下 (1)杨金忠,蔡树英,王旭升. 地下 水运动数学模型. 科学出版社,2009 水运动数学模型. 科学出版社,2009 文章 博士 文章 博士 (2 )陈崇希, 李国敏. 地下水溶质运 2012春季学期 (2 )陈崇希, 李国敏. 地下水溶质运 2012春季学期 移理论及模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移理论及模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wenzhangcau@ wenzhangcau@ 1996. 1996. 一、前言 第十章溶质运移基本理论 一、前言 第十章溶质运移基本理论 前言 地下水并不是完全的纯水,而是含有一定溶 前言 地下水并不是完全的纯水,而是含有一定溶 质的水溶液。 质的水溶液。 多孔介质中水动力弥散 多孔介质中水动力弥散 自然界中流体的运动: 水动力弥散系数 (1)不同性质溶体之间无明显的突变界——混溶 水动力弥散系数 流体的驱替(如:海水入侵、地下水(地表水)污 水动力弥散方程 染定量评价等等。) 水动力弥散方程 (2)不同性质溶体之间有明显的突变界——不混 简单溶质运移模型解析解 溶流体的驱替(如石油污染物在水体或含水层中的 简单溶质运移模型解析解 运移问题。) 图1 不同性质溶体之 图2 不同性质溶体之间有 示踪剂 间无明显的突变界— 明显的突变界——不混溶 示踪剂 —混溶流体的驱替 流体的驱替 能够溶解在地下水中的标志性物质,通过研究该物质的分布规 降水 固体 油井 律来研究地下水的弥散过程. 称这种标志性物质为示踪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