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海市上外附大境中学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4-2025学年上海市上外附大境中学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的11B中,含有0.6N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2molSO2与1molO2反应制得2molSO3
2、在加热条件下,乙醇转化为有机物R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R的化学式为C2H4O
B.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过程中固体有红黑交替变化的现象
D.乙二醇(HO-CH2-CH2-OH)也能发生类似反应
3、热催化合成氨面临的两难问题是:采用高温增大反应速率的同时会因平衡限制导致NH3产率降低。我国科研人员研制了Ti-H-Fe双温区催化剂(Ti-H区域和Fe区域的温度差可超过100℃)。Ti-H-Fe双温区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NN的断裂过程
B.①③在高温区发生,②④⑤在低温区发生
C.④为N原子由Fe区域向Ti-H区域的传递过程
D.使用Ti-H-Fe双温区催化剂使合成氨反应转变为吸热反应
4、轴烯(Radialene)是一类独特的环状烯烃,其环上每一个碳原子都接有一个双键,含n元环的轴烯可以表示为[n]轴烯,如下图是三种简单的轴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B.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轴烯的通式可表示为C2nH2n(n≥3)
5、X、Y、Z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X
Y
Z
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A.
NO
NO2
HNO3
①常温遇氧气
B.
Cl2
NaClO
HClO
②通入CO2
C.
Na2O2
NaOH
NaCl
③加入H2O2
D.
Al2O3
NaAlO2
Al(OH)3
④加NaOH溶液
A.A B.B C.C D.D
6、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
B.工业生产时加入适宜的催化剂,除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之外,还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从而减少能耗
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目的
7、T℃时,分别向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CuCl2和ZnCl2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lgc(Cu2+)和-lgc(Zn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ZnS)>Ksp(CuS),lg3≈0.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b~d为滴定ZnCl2溶液的曲线
B.对应溶液pH:a<b<e
C.a点对应的CuCl2溶液中:c(Cl-)<2[c(Cu2+)+c(H+)]
D.d点纵坐标约为33.9
8、我国某科研机构研究表明,利用K2Cr2O7可实现含苯酚废水的有效处理,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为该电池的负极
B.该电池可以在高温下使用
C.一段时间后,中间室中NaCl溶液的浓度减小
D.M的电极反应式为:C6H5OH+28e-+11H2O=6CO2↑+28H+
9、室温下,0.1mol·L-1的氨水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c(OH-)>c(H+)
B.c(NH3·H2O)+c(NH4+)+c(NH3)=0.1mol·L-1
C.c(NH4+)>c(NH3·H2O)>c(OH-)>c(H+)
D.c(OH-)=c(NH4+)+c(H+)
10、在给定条件下,能顺利实现下列所示物质间直接转化的是
A.AlNaAlO2(aq)
B.FeFe2O3Fe2(SO4)3
C.NH3NOHNO3
D.SiO2H2Si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