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docx
加油站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加油站卸油时,静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欧姆。
A.10
B.20
C.30
D.40
答案:C。解释:加油站卸油时,静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欧姆,这是为了保证卸油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能够及时导走,防止静电积聚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2.以下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汽油火灾()。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水基型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D.以上都可以
答案:C。解释:汽油是易燃液体,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可以覆盖在汽油表面,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等火灾;水基型灭火器不适用于扑救油类火灾,因为水会使油类扩散,扩大火势。
3.加油站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应穿()。
A.防静电工作服
B.化纤工作服
C.牛仔工作服
D.以上都可以
答案:A。解释:防静电工作服可以防止人体产生的静电积聚,避免因静电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化纤工作服容易产生静电,牛仔工作服也不具备防静电功能。
4.加油站的油罐应设置()装置,以防止油罐超压。
A.呼吸阀
B.安全阀
C.液位计
D.温度计
答案:A。解释:呼吸阀可以调节油罐内的压力,当油罐内压力过高时,呼吸阀自动开启,排出气体;当油罐内压力过低时,呼吸阀自动吸入空气,防止油罐被吸瘪。安全阀主要用于防止设备超压,液位计用于测量油罐内的液位,温度计用于测量油品的温度。
5.加油站发生火灾时,应首先()。
A.报警
B.灭火
C.疏散人员
D.切断电源
答案:C。解释:在加油站发生火灾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是首要任务,所以应首先疏散人员,避免人员伤亡。然后再进行报警、切断电源和灭火等操作。
6.以下哪种行为在加油站是禁止的()。
A.站内吸烟
B.加油时使用手机
C.穿钉子鞋进入加油站
D.以上都是
答案:D。解释:站内吸烟可能会引发火灾;加油时使用手机产生的静电或电火花可能会点燃油气;穿钉子鞋进入加油站,钉子与地面摩擦可能产生火花,引发危险,所以以上行为在加油站都是禁止的。
7.加油站的消防器材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检查周期为()。
A.每周
B.每月
C.每季度
D.每年
答案:B。解释:每月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消防器材是否存在损坏、失效等问题,确保在发生火灾时消防器材能够正常使用。
8.加油站油罐的清洗周期一般为()。
A.12年
B.23年
C.34年
D.45年
答案:B。解释:油罐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会沉积杂质、水分等,影响油品质量,23年的清洗周期可以保证油罐的清洁和油品质量。
9.加油站操作人员在进行加油作业时,应站在()位置。
A.车辆油箱口的上风处
B.车辆油箱口的下风处
C.车辆的侧面
D.车辆的后面
答案:A。解释:站在车辆油箱口的上风处,可以避免油气积聚在操作人员周围,减少吸入油气的风险,保障操作人员的健康。
10.加油站的防雷接地电阻不应大于()欧姆。
A.4
B.10
C.20
D.30
答案:B。解释:加油站的防雷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这样可以保证在雷击时,雷电流能够迅速导入大地,保护加油站的设施和人员安全。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加油站的安全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答案:综合治理。解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在加油站安全管理中同样适用,强调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预防的关键作用以及综合管理的全面性。
2.加油站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有易燃性、(易爆性)、易扩散性和易积聚静电荷性。
答案:易爆性。解释:汽油等油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当油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所以易爆性是加油站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方面。
3.加油站的油罐应采用(埋地)方式设置。
答案:埋地。解释:油罐埋地设置可以减少油品挥发,降低火灾和爆炸的风险,同时也可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油罐的影响,提高油罐的安全性。
4.加油站操作人员在进行卸油作业前,应首先连接(静电接地)装置。
答案:静电接地。解释:卸油过程中会产生静电,连接静电接地装置可以将静电及时导走,防止静电积聚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5.加油站的消防器材应配备(ABC类)灭火器。
答案:ABC类。解释:ABC类灭火器可以扑救A类(固体物质火灾)、B类(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和C类(气体火灾)火灾,适用于加油站可能发生的各类火灾。
6.加油站的安全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答案:专项。解释:专项检查是针对特定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