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然灾害与人类》导学案2.doc

发布:2024-08-30约1.2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3/NUMPAGES3

《自然灾害与人类》导学案2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概念。

2.知道洪灾的成因。

3.知道洪灾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课前先学】

1.自然灾害指在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洪水:河流水位超过出现的现象。

3.洪灾:溢出或冲垮河岸,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

4.洪灾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主要有

(2)人为原因主要有

5.洪灾的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主要有

(2)非工程措施主要有

【问题与例题】

问题1:什么是自然灾害?

例题1:下列哪些属于自然灾害()(多选)

A.在无人区登陆的台风

B.12月

C.5月12日汶川

D.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大洪水

问题2:什么是洪灾?

洪水——洪灾

问题3:洪灾会造成哪些危害?

直接危害、间接危害

人身危害、财产(经济)危害

问题3:洪灾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问题4:我国洪灾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例题2: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所给材料,从自然角度分析孟加拉国水灾特别多的原因。

(2)为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孟加拉国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课内检测】

1.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

A.寒潮 B.台风

C.旱灾 D.涝灾

2.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北地区

3.防洪的工程措施有()

A.实行防洪保险

B.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C.修建分洪区

D.建立洪水预警系统

4.下列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地震 B.火山

C.泥石流 D.洪涝

5.滑坡和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是()

A.地震频繁 B.火山喷发

C.植被破坏 D.人口迁移

6.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炎热干燥

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7.与河流流域的汇水速度无关的是 ()

A.流域的地面坡度

B.土壤的含水率

C.植被覆盖率

D.河谷的纵向坡度

【课堂小结】

一、自然灾害概述

1.概念

2.分类

3.危害

二、认识洪水和洪灾

1.区别和联系

2.洪灾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3.泥石流

三.防洪减灾

1.工程措施

2.非工程措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