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栎播种育苗技术规程.pdf
小叶栎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叶栎播种育苗的圃地选择与整地、种子质量、催芽、播种、苗期管理和苗木分级与
出圃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华东地区小叶栎播种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6620《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6001、GB/T15776和GB/T16620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圃地选择与整地
4.1圃地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轻粘土,要求水源充足、排水良好。
4.2整地与施基肥
22
整地前均匀地撒施有机肥(60~275)t/667m和复合肥1.5t/667m。整地应深翻细耙,深度30cm以
上,要求土壤湿润但不沾粘。苗床高20cm,宽(90~100)cm,步道宽(30~35)cm。
5种子质量与催芽
5.1种子质量筛选
种子处理按照以下统一的操作流程进行:水选—灭虫—阴干。
(1)采种后进行水选,挑出病虫损害及颜色不正常的种子。
(2)水选除去浮粒后,将种子浸于水中去栗实象鼻虫,每天换水2次,水要没过种子10cm左右,
浸种期间有漂浮的坏种子、死虫体和杂物及时清理,持续1周左右。
(3)将种子捞出后,摊放在通风阴凉处晾干,每天翻动2次,防止种子发热生霉,2~3天后进行
贮藏。
1
5.2种子保存
采用沙藏进行种子保存。沙藏采用细沙,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沙子进行消毒,湿度以
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准备春播的种子可置于4℃冷库中,利用周转箱作为储藏容器,在周转箱底
部铺3~4cm厚的一层沙,采用一层沙一层种子的处理方法,于最顶部封盖一层沙并喷洒高锰酸钾溶液
至湿润。种子沙藏期间,每15天翻动一次,翻完后再在表面盖一层沙,最后再喷洒0.1%高锰酸钾溶液,
保持湿润并防止长霉。也可将种子贮藏在通风、不受阳光直射、无供暖设施的空屋,先在地面上铺7~10
cm细沙,然后铺上5~7cm种子,再铺5~7cm细沙,一层种子一层沙,堆积厚度在40~50cm,最后在
2
上面封盖10cm细沙。在埋藏过程中要每2m范围内插入细竹竿(竿中间打通),以利于通气,竹竿要
高出沙面20cm。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防止种子发热、发霉,防止鼠害。贮藏时间多为100~120天。
6种子催芽
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于播种前的4~5天,将小叶栎种子筛出,摊放在铺设草帘的地面上,
厚5~7cm,每天翻动2次,种子干燥时适时喷水。一般2~3天后,种子约有25%左右露白,即可准备
播种。
7播种
7.1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以3月至4月为宜。
7.2播种量
种子千粒重一般为2.6kg。综合实际场圃发芽率、实际播种面积、间苗和苗期存活率等因素,播种
2
量以(60~70)kg/667m为宜。
7.3播种方法
(1)采用开沟条播法,顺垄开5~7厘米深沟。
(2)将露白后的小叶栎种子按行距25cm,播幅7~10cm,均匀播在宽20cm,深7~10cm的沟内。
(3)播后覆土2~3cm,稍加填压、耙平,以利于种子顺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同时保水、保墒,
填压时要均匀。
(4)最后,均匀覆盖一层干稻草保温,用竹竿压好苗床,再浇水。
8苗期管理
8.1苗期抚育管理
幼苗生长期间,需注意除草松土和灌溉。除草应浅锄,一般1~3cm,以后随苗木生长而逐步加深
至5~8cm。以“除早、除小、除了”为原则,全面松土,保持深度均匀,垄沟内杂草要人工拔除,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