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探究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x
PAGE
23-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更
考点一种群的概念、特征及关系
任务驱动探究突破
任务1完善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
(1)__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干脆确定种群密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干脆确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___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种群数量变更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________,从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任务2种群的空间特征
常见类型:
(1)匀称分布型:如水稻的空间分布。
(2)随机分布型:如田野中某种杂草的空间分布。
(3)集群分布型:如瓢虫的空间分布。
任务3探究两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不同点
比较
项目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调查
对象
植物或活动实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调查
程序
确定调查对象
↓
eq\a\vs4\al\co1(选取样方)eq\b\lc\{\rc\(\a\vs4\al\co1(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
______
↓
计算种群密度(计算
取值为:______)
确定调查对象
↓
捕获并标记
(数量为N1)
↓
______eq\b\lc\{\rc\(\a\vs4\al\co1(捕获数N2,标记数N0))
↓
计算种群数量
(计算公式为:eq\f(N,N1)=eq\f(N2,N0))
↓
依据面积或体积
计算种群密度
留意
事项
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______
③样方数量______
④宜选用双子叶植物
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______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______,没有外界的剧烈干扰
易错警示
与种群特征有关的4个易错点
(1)年龄组成并不确定种群密度的变更。年龄组成只是预料种群密度的变更趋势,但该趋势不肯定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更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种群数量不等于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不肯定增加。
(3)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实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种昆虫卵也可用样方法调查。
(4)样方法计数时应遵循的原则。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顶角上的个体。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
eq\x(考向一)对种群相关基础学问的考查
1.高考重组,推断正误。
(1)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江苏卷,T9A]()
(2)一片草地上的全部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江苏卷,T5A]()
(3)可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江苏卷,T5B]()
(4)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诞生率为10%。[浙江卷,T4A]()
(5)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诞生率越高。[浙江卷,T4B]()
(6)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诞生率会更高。[浙江卷,T4C]()
(7)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诞生率最高。[浙江卷,T4D]()
(8)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种群的密度。[全国卷,T6D]()
(9)某岛屿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的更替及天敌的迁入可发生变更。[全国卷,T6B]()
(10)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低。[安徽卷,T30]()
eq\x(考向二)种群密度及数量调查
2.[经典高考]假如采纳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全部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全部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全部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全部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3.[2024·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某探讨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