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自由式 * * 综合式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居住区绿地的认知 四、居住区建筑的布置形式 6.散点式布置:常围绕公共绿地、公共设施、水体等散点布置,更好解决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矛盾,提供更大面积的绿化用地。 居住区绿化设计 一、原则和要求 1.总体规划的原则: 坚持社会性原则; 坚持经济性原则; 坚持生态性原则; 坚持地域性原则; 坚持历史性原则。 3.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因地制宜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 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观赏特点的原则。 2.基本要求: 以满足居民休闲为主; 以植物造景为主,发挥卫生防护功能; 满足居民休息和点景的需要。 居住区绿化设计 二、居住区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 1.居住区主干道的绿化设计 主干道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道路交叉口绿化注意留出车辆安全视距; 绿化——乔木、灌木、草本搭配; 注意绿化范围内绿化层次。 2.小区级干道的绿化设计 路面宽5-8m,人行为主; 绿化树种选择开花乔木或有色树种; 种植形式与宅旁绿化、组团绿化布局密切配合,形成整体。 3.宅间小路的绿化设计以 路面宽度小于2.5m,行人为主; 靠近住宅的绿化,不能影响室内通风和采光。 居住区绿化设计 三、宅间宅旁绿地规划设计 1.布置要点: 宅间宅旁绿地需贴近建筑; 组团宅间宅旁绿地设计把握住宅标准化和环境多样化; 注意绿地的空间尺度; 永久性阴影区,注意耐阴植物选择; 注意绿地与建筑物关系密切部位的细部处理。 居住区绿化设计 三、宅间宅旁绿地规划设计 2.几个重点部分的设计要点 入口处绿化 墙基、角隅的绿化 庭院的绿化 游憩活动场地的绿化 底层住户小院的绿化 居住区绿化设计 四、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 1.居住区公园 居住区公园是居住区中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的中心绿地,为整个居住区的居民提供交往、游憩的绿化空间。 面积:10000㎡以上,相当于城市小型公园 设施:丰富的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功能要求的设施 服务半径:800-1000m 规划设计要点: ①满足功能要求; ②满足风景审美的要求; ③满足游览的需要; ④满足净化环境的需要; ⑤满足四季景观与人的行为心理的需要; 居住区绿化设计 四、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 2.居住小区公园 又称为居住小区小游园,是小区内的中心绿地。 面积:4000㎡左右 设施:健身活动设施和社交活动场地 服务半径:200-500m,步行3-5min 规划设计要点: ①配合总体; ②位置适当; ③规模合理; ④布局合理; ⑤利用地形; ⑥设施丰富。 居住区绿化设计 四、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 3.居住区组团绿地 是根据居住建筑组团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一级公共绿地。 面积:最小规模是400㎡ 设施:老人和儿童活动场所 服务半径:100m左右 组团绿地的位置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①周边式住宅中间开辟绿地; ②扩大住宅的间距开辟绿地; ③行列式住宅山墙开辟绿地; ④居住组团的一角开辟绿地; ⑤结合公共建筑开辟绿地; ⑥临街开辟绿地; ⑦自由式绿地。 居住区绿化设计 布置方式: ①开敞式,多采用自然式布置 ②半封闭式,多采用规则式 ③封闭式,仅供观赏 组团绿地的特点: ①用地少、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建设 ②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 ③既能改善住宅的通风、光照条件,又能丰富组团建筑艺术 四、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 3.居住区组团绿地 居住区绿化设计 五、儿童游乐场绿地规划设计 在景观绿地中划出固定的区域,一般为开敞式; 阳光充足、避开强风袭扰; 与主要交通道路隔离; 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乔木; 色彩鲜艳,设施适合儿童使用。 居住区绿化设计 六、公共设施绿地设计 (1)满足各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功能要求 (2)结合周围环境的要求布置 (3)同居住区绿地综合考虑。 居住区绿化设计 七、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 (1)植物配置原则 注意提高绿化覆盖率; 注意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和群体性; 考虑绿化的功能要求和植物的生理要求; 统一多变。 (2)树种的选择 生长健壮、便于管理的乡土树种; 冠大荫浓、枝叶茂密的落叶阔叶乔木; 常绿树和花灌木; 耐阴树种和攀缘植物; 具有环境保护作用和经济利用价值的植物。 居住区绿化设计 七、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