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复习提问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任务。2.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的原因。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历程、性质、特点、制胜法宝 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关系。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 —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时间:1949年-1956年2、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概括来说,即“一化三改”。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工业化三大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以此来适应生产力发展。一化三改农业手工业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改造(一体两翼)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资本主义工商业3、历史必然性: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 主导性因素; (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4)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4、过渡的结果--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意义 (1)革命阶段: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2)社会制度: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3)社会面貌: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群众方面) 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经济方面) 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政治方面) 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总)新的历史课题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探索的表现:(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面临着新的历史课题: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答案遵循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 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P29相关链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制定战略、总结经验、创新理论)(2)中共八大指明方向:①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革命到建设阶段的历史坐标;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②贡献:对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 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方向。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探索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探索的成就)(1)成就:①工业建设: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农业建设: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③基础设施: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④教育科技: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1956年《青藏公路》 (2)结论: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960年《猪肥满仓》1964年《石油钻井》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意义(如何评价?)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2)第二次结合,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3)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4)结论: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课堂总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时间2、总路线和总任务3、历史必然性 4、过渡的结果: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意义一、最深刻最伟 大的社会变革 -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 -过渡时期(1)新的历史课题--艰辛探索(2)党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