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植物的激素调节》章末复习课件.ppt

发布:2024-09-04约8.44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析】由题意可知,细胞分裂素与菠菜的性别分化有关,故A错误;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故B错误;细胞分裂素多的时候,分化为雌株,赤霉素多的时候,分化为雄株,两种激素为拮抗关系,故C错误;造成菠菜性别分化,即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D正确。【答案】D4.(2017·长沙一中高二下模块检测)选取相同的剪去顶芽的葡萄插条进行实验,甲、乙、丙、丁组处理方式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由甲组和乙组可知,侧芽合成的吲哚乙酸能促进插条产生不定根B.由乙组和丙组推知,该种葡萄插条保留三个侧芽时产生不定根最多C.由丙组和丁组可知,葡萄插条侧芽合成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D.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扦插中,侧芽发挥的作用与外源吲哚乙酸作用相同或相似【解析】甲组与乙组比较可知,侧芽能够促进插条产生不定根,但不能确定侧芽产生的物质是什么;乙组与丙组比较可知,保留三个侧芽比保留一个侧芽产生不定根的数量多,但不能说明保留三个侧芽时产生的不定根最多;丙组和丁组比较不能说明葡萄插条侧芽合成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通过题图四组实验可知,侧芽与外源吲哚乙酸处理均可以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答案】D5.(2017·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月考)为探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理,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B.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了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的生长素转移了D.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起关键作用【解析】图1中,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甲组和乙组的胚芽鞘都应向光弯曲生长,但乙组胚芽鞘直立生长,说明单侧光并没有将生长素分解,而是盖玻片阻挡了生长素的转移,使胚芽鞘直立生长,所以由图1可知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发生了转移,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A项错误;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A=B=D,所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B项正确;若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发生了转移,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A=B<D,所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C项正确;由图1、图2分析可知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胚芽鞘弯曲生长起关键作用,D项正确。【答案】A6.(2017·江苏启东中学高二检测)某同学设计一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插条生根的影响。下列有关他的设计和分析,不正确的是()A.研究课题是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B.配制浓度分别为0.2mg/mL、0.4mg/mL、0.6mg/mL、0.8mg/mL、1mg/mL的萘乙酸溶液C.实验中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存在一定的梯度D.本实验属于对照实验【解析】探究萘乙酸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萘乙酸的浓度梯度是自变量,而其他无关变量(实验条件)比如插条浸泡在萘乙酸溶液中的时间等应该相同且适宜。【答案】C7.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乙酸和α-萘乙酸不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B.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C.每种植物激素都由专门的器官分泌D.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对细胞分裂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解析】苯乙酸是由植物自身合成的植物激素,α-萘乙酸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项正确;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命活动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B项正确;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的特定部位产生的,C项错误;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而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两者在对细胞分裂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D项正确。【答案】C8.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促进种子萌发;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分别用三组试剂对种子进行处理:a.赤霉素;b.赤霉素和脱落酸;c.赤霉素和6-甲基嘌呤(6-甲基嘌呤在第11小时加入,见图中“↓”)。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种子的萌发只受赤霉素的调节B.6-甲基嘌呤可抑制α--淀粉酶的产生C.脱落酸作用机理是促进mRNA的合成D.对α--淀粉酶的合成,脱落酸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解析】种子的萌发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A项错误;比较a、c曲线可知,6-甲基嘌呤可抑制α--淀粉酶的产生,B项正确;脱落酸的作用机理是抑制mRNA的合成,C项错误;比较a、b曲线可知,对α-淀粉酶的合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