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规程 DB61 T 1920-2024.pdf
ICS33.200
ccsP14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
DB61/T19202024
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规程
practiceforpotentialgeohazardidentificationbycomprehensiveremote
Codeof
sensmg
2024-1222025-01-
-6发布26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T1920—2024
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采用综合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的技术流程,规定了资料收集、数据处理、
隐患识别、野外核查、成果编制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类地质灾害隐患的综合遥感识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968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T39612低空数字航摄与数据处理规范
CH/T30191:250001:50000光学遥感测绘卫星影像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DZ/T0265遥感影像地图制作规范(1:50000、1:250000)
CH/T6006时间序列InSAR地表形变监测数据处理规范
DZ/T0448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规范
DZ/T0283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质灾害隐患potentialgeohazard
通过遥感手段发现的潜在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注:本文中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四类。
[来源: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修改]
3.2
综合遥感comprehensiveremotesensing
利用星载雷达、光学,机载光学、激光点云等多种遥感手段开展综合探测与分析的技术手段。
注:综合遥感强调对多角度、多平台、多波段遥感监测的融合分析。
1
DB61/T1920—2024
3.3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
InSAR
对合成孔径雷达在不同空间位置获取同一地区单次或多次观测数据的相位差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获取三维地形信息的技术。
[来源:CH/T6006,1.3]
3.4
InSAR形变监测deformationmonitoringbasedonInSAR
采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对地表微小形变开展监测的技术手段。
注:InSAR技术适用于缓慢沉陷式、区域较大的形变监测。
3.5
光学时序形变监测deformationmonitoringbasedonopticaltimeseries
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