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病毒灭活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病毒灭活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内容概况:在全球化和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当下,疾病的跨国传播风险显著提升,这使得病毒灭活技术作为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手段,备受关注且需求激增。2023年,中国病毒灭活行业市场规模为85亿元,同比增长9.86%。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首先,生物制品,尤其是疫苗和血液制品的需求不断攀升,病毒灭活技术作为确保这些产品安全性的核心环节,其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其次,病毒灭活技术不断进步,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包括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治疗产品等新兴领域,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病毒灭活市场的扩大。此外,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也显著增加了对病毒灭活产品的需求,特别是在疫苗生产和医疗废物处理这两个关键领域。
相关上市企业:智飞生物(300122)、博雅生物(300294)、上海医药(601607)、上海莱士(002252)、万泰生物(603392)、康泰生物(300601)、普莱柯(603566)、天康生物(002100)
相关企业: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技术研究院、中科世生(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关键词:病毒灭活、病毒灭活市场规模、病毒灭活行业现状、病毒灭活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病毒灭活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病毒失去活性或破坏其核酸、蛋白质等结构,从而减弱、抑制或消除病毒的活动。灭活后的病毒将失去感染性和繁殖能力,但仍可能保留其抗原性,这意味着它们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不会导致疾病。病毒灭活主要分为物理灭活、化学灭活和生物灭活。
病毒灭活分类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病毒灭活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15年以前的初级发展阶段,在2015年以前,中国的病毒灭活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病毒灭活技术主要用于生物制品、疫苗等领域的病毒去除和灭活,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国内生物制品以及疫苗产业的不断发展,病毒灭活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和完善。
2015年至202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从2015年开始,中国的病毒灭活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期间,病毒灭活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生物制品和疫苗领域外,还逐渐拓展到食品、饲料、医疗器械、化妆品等多个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病毒灭活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进一步推动了病毒灭活行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市场对新冠灭活疫苗等产品的需求,国内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了对病毒灭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这一年,中国病毒灭活专利申请量达到231件,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
2021年至今的稳步发展阶段,自2021年以来,中国的病毒灭活行业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病毒灭活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随着国内生物制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要求的提高,病毒灭活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在这一阶段,国内还取得了多项病毒灭活技术的研发成果。例如,中国自主研制的SARS灭活疫苗在2021年完成了Ⅰ期临床试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SARS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的国家。此外,国内还在病毒清除/灭活验证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建立了多个专业的技术服务机构和实验室。
中国病毒灭活行业发展历程
三、行业产业链
病毒灭活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和设备制造商,其中原材料包括消毒剂、杀菌剂、有机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设备包括生产线、包装机、辐照装置等。产业链中游为主要是指病毒灭活技术的研发和生产环节。产业链下游为病毒灭活应用领域,包括公共卫生、医疗保健、食品加工、畜牧业等。
病毒灭活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病毒灭活行业市场专项调查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四、市场规模
在全球化和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当下,疾病的跨国传播风险显著提升,这使得病毒灭活技术作为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手段,备受关注且需求激增。2023年,中国病毒灭活行业市场规模为85亿元,同比增长9.86%。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首先,生物制品,尤其是疫苗和血液制品的需求不断攀升,病毒灭活技术作为确保这些产品安全性的核心环节,其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其次,病毒灭活技术不断进步,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包括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治疗产品等新兴领域,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病毒灭活市场的扩大。此外,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也显著增加了对病毒灭活产品的需求,特别是在疫苗生产和医疗废物处理这两个关键领域。
2016-2023年中国病毒灭活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病毒灭活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多家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