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学案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doc
PAGE
PAGE3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4章
第1节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案
【课标细化】
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能说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课前预习】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基础:岩浆岩、____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转化。
2.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生成物质
原物质
地质作用
岩浆岩
_______
作用
沉积岩
、变质岩和已生成的
外力作用(、侵蚀、、堆积、固结成岩)
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作用(温度、压力)
岩浆
各类岩石
作用
3.意义
(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______资源。
(2)改变了地形,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______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______交换和______传输。
(4)改变了地表的______。
【参考答案】
1.变质岩沉积岩
2.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沉积岩风化搬运变质重熔再生
3.矿产地貌物质能量环境
【思维导学】
1.岩石圈的三类岩石都能直接相互转化吗?
2.黄河每年将大约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为什么千百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参考答案】
1.不能。岩浆岩只能由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2.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力作用——泥沙淤积使渤海变浅,而内力作用——地壳下沉使渤海变深,泥沙沉积的速度与渤海地壳下沉的速度相等,正因为如此,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
1.地壳物质循环在实际考题中有许多种变式图判读
2.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思路
④探究点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④
③①变质岩
③
①
变质岩
③②②AB
③
②
②
A
B
④
④
④C
④
C
1.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名称:A,B,C。
2.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相互转化的条件,其含义分别是①,②,③,④。
3.具有层理构造并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代号是,最不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代号是。
4.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形成变质岩
5.图中的序号表示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可以生成煤、石油或天然气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参考答案】
一、
1.
(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2.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4)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探究点二:
1.岩浆岩浆岩沉积岩
2.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3.CB4.A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