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9课新文化运动ppt课件.pptx

发布:2023-10-12约2.5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文化运动 1 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新世纪的曙光” 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2 对于新文化运动:有人说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 思想解放运动,也有人说它具 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你认为 怎样评价这场运动呢? 3 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企图复辟称帝,帝国主义为加紧侵略中 国,也支持袁世凯;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 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 到中国,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思想文化方面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4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进行帝制复辟活动的同时,还大力提倡尊孔读 经。他刚登上总统宝座,就大搞尊孔祭天。 1913年6月亲自发表“尊孔令”,鼓吹了“孔学博大” 。 1914年,发布《祭圣告令》 1915年,复辟帝制,改元洪宪。 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 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 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 尊孔复古逆流: 借用了孔子思想中的伦理纲常等封建糟粕。 袁世凯祭天 5 时间: 1915年 标志: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 口号或旗帜: 民主与科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主要内容: 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活动中心: 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6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 1915年 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1915年的陈独秀 7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 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 黑暗。” 德先生 – Democracy [dTmakrəsT] -- 民主 赛先生-- Science[saiəns] -- 科学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 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 8 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李大钊 陈独秀 鲁迅 胡适 9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 思主义为主题。 文化的斗争。 提倡民主 反对独裁专制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10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 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旧道德 新道德 新道德: 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11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 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 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引自《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呐喊》中。它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 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 ”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 鲁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2 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 《新青年》 从第四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体诗。 旧文学 新文学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13 蔡元培(1868-1940年),浙江绍兴人。革命 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 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1917年,蔡元培聘请 《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聘请李大 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采 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 治校”的制度,提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 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 蔡元培 14 15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备受鼓舞,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