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物理下册《二力平衡》.doc

发布:2023-09-18约2.6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章 第二节 二力平衡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3 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章 第二节 二力平衡(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设置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及解读 2.2.4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教学参考书:(版本:2013年) 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出结论。 3. 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教材分析 1.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对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展开的。它为后面学习测量滑动摩擦力、浮力等打下基础。 2. 教材内容“动手动脑学物理”。 4.学情分析 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力的有关知识,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牛顿第一定律等。学生已具备较强的感性知识,但理性知识比较欠缺,教学中通过生活中的情景现象引导得出力平衡概念,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验证猜想,解决问题,最终归纳得出二力平衡条件。 基于以上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二)学习目标表述: 1.依据生活现象的分析,说出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及此时平衡力的总的作用效果。 2.通过实验探究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3.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或运动状态情况,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得出运动状态情况或受力情况。 (三)评价方式设置: 目标1:提问式评价 目标2:提问式评价 目标3:提问式评价,表现性评价 二、学习过程预设 引入新课: 1、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思考: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1)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的粉笔盒 (2)吊着的吊灯 (3)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那为什么生活中的这些物体受力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这节课的学习,探究其原因。 新课: 目标1:依据生活现象的分析,说出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及此时平衡力的总的作用效果。 1、实验: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 2、提问: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为什么?(因为只受重力的作用) 3、思考:那为什么现在没有落地,而是静止?请画出受力示意图来解释。 4、讨论:因为除了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竖直向上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受力一样,所以书包静止。 进一步分析讨论:同样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和阻力,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有受力一样,所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实际物体往往同时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结论:象这样,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也说成二力平衡,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评价1:采用提问式评价:提问下等学生回答: 跳伞运动员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受力吗,是什么力,是平衡力吗,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在打开伞包之前加速下降的过程中又怎样呢? 目标2.通过实验探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问题: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请举例说明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 举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 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问题: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猜想:可能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进行实验: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P20。 提示:研究一个因素对二力平衡的影响,要控制其他条件不便,既“控制变量法”。 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进行实验。 A、在小车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不同的勾码,使小车块受到的力大小不等,观察现象。(小车向勾码多的一端加速运动) B、在小车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观察现象。(此时小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C、在小车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将线移到一端,使小车受到两力方向相同。 D、在小车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使小车转动一个角度后释放,小车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根据实验请同学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