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工作机理及监管框架构建研究.pdf

发布:2024-11-12约2.14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第3期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工作机理及监管框架

构建研究

兰国帅杜水莲宋帆肖琪丁琳琳张欢

摘要: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涵和工作机理,探明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和研究应用

的监管框架,有助于创新制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和研究的战略规划。然而,目前我国生成

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理论层面存在顶层设计缺乏、监管框架缺位、政策框架缺失、监管

措施不足等现实问题。实践层面缺少相对科学完善的应用指南、监管认证工具、创新实施方

法和行动措施,严重削弱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制约生

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和研究融合创新发展进程。文章采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法,介绍了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和研究应用指南》的发布背景和研究目的,从人本主

义批判视角着重论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涵、工作机理及示例,讨论了教育GPT,构建了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和研究应用的监管框架,最后反思《指南》对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

和研究战略规划制定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

和研究深度融合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教育GPT;工作机理;监管框架

A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9-2447(2024)03-0073-08

一、问题提出政策未能动态更新的现实困境。迭代更新的生成式

人工智能发展速度远超国家监管框架的适应速度,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正这使得用户数据隐私缺少法律保护,教育机构大都

[1]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融入教育领域,没有准备好验证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工具。

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2022年底,因此,学界亟须探明如何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

由OpenAI公司开发的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横空出涵和工作机理,如何有效制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

世,将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以和研究应用的监管框架。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

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为通应用研究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侧重其赋能

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但也伴随教育变革、发展机遇、伦理风险、规避路径等方

着风险和挑战。例如,多数国家缺乏关于生成式人面[2-5]。理论层面存在顶层设计缺乏、监管框架缺

工智能教育的国家政策,面临着人工智能教育原有位、政策框架缺失、监管措施不足等问题。实践层

基金项目:2023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互联网+教育’推进河南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232400410019);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河南省高校教师数字化转型能力框架构建及提

升路径研究”(24A880003);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面向智能教育的智能技术助推教

学与学习的优化路径研究”(2023-CXRC-12)

作者简介:兰国帅,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政策研究院软科学研究基地特聘研

究员,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育数字化转型、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教育人工智能、教师信息化能力建

设等;杜水莲、宋帆、肖琪、丁琳琳、张欢,河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