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年高考卷地理部分2008.docx
河南历年高考卷地理部分2008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题,100分)
1.河南省位于我国哪个地理区域?
A.华北地区B.华东地区C.华中地区D.华南地区
2.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是?
A.郑州B.洛阳C.开封D.安阳
3.河南省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
4.河南省的主要河流是?
A.黄河B.长江C.淮河D.海河
5.河南省的矿产资源以什么为主?
A.煤炭B.石油C.铁矿石D.铜矿石
6.河南省的主要农业作物是什么?
A.小麦B.玉米C.水稻D.大豆
7.河南省的主要工业部门是什么?
A.纺织工业B.食品工业C.机械工业D.电子工业
8.河南省的著名旅游景点是什么?
A.少林寺B.龙门石窟C.白马寺D.张家界
9.河南省的人口数量在全国的排名是?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10.河南省的面积在全国的排名是?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
11.河南省的地理位置是_________。
12.河南省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
13.河南省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__。
14.河南省的主要河流是_________。
15.河南省的矿产资源以_________为主。
16.河南省的主要农业作物是_________。
17.河南省的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___。
18.河南省的著名旅游景点是_________。
19.河南省的人口数量是_________。
20.河南省的面积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题,50分)
21.描述河南省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2.说明河南省的主要地形和河流。
23.分析河南省的矿产资源和主要农业作物。
24.讨论河南省的主要工业部门和旅游景点。
25.评价河南省的人口数量和面积在全国的排名。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题,40分)
26.论述河南省在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7.分析河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1题,30分)
28.以河南省的某个城市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河流、矿产资源、农业作物、工业部门、旅游景点、人口数量和面积等方面的特点,并对其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评价。
一、选择题答案
1.C2.A3.A4.A5.A6.A7.C8.A9.B10.C
二、填空题答案
11.中部偏南
12.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13.平原和丘陵为主
14.黄河
15.煤炭
16.小麦
17.机械工业
18.少林寺
19.约1亿
20.约17万平方公里
三、简答题答案
21.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22.河南省主要地形为平原和丘陵,主要河流为黄河。
23.河南省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主要农业作物为小麦。
24.河南省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工业,著名旅游景点为少林寺。
25.河南省人口数量约1亿,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二,面积排名第三。
四、论述题答案
26.河南省在我国地理位置重要,位于中部偏南,是连接南北、东西的交通枢纽。
27.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主要依靠农业、工业和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五、案例分析题答案
28.以郑州市为例,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主要地形为平原,主要河流为黄河。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主要农业作物为小麦。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工业,著名旅游景点为少林寺。人口数量约1000万,面积约为7500平方公里。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主要依靠工业和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1.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2.地形和河流:河南省主要地形为平原和丘陵,主要河流为黄河。
3.矿产资源和农业作物:河南省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主要农业作物为小麦。
4.工业部门和旅游景点:河南省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工业,著名旅游景点为少林寺。
5.人口数量和面积:河南省人口数量约1亿,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二,面积排名第三。
6.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主要依靠农业、工业和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各题型所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详解及示例:
1.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河南省的基本情况的了解,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河流、矿产资源、农业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