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最新.docx
河南省永城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按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从而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分侵害的制约,全方位地为社会和公民提供高效公开的政府服务。根据以上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电子政务的是()。
A.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电子公文流转
B.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网络银行实现转账支付
C.企业通过政府税务网完成税务登记和税款缴纳
D.建立电子交通网站对司机进行管理和服务
【答案】:B
2、张某把所有的闲钱都投人H股,结果被套牢了;吕某炒股从不选H股。据此,可以推出()。
A.吕某炒股没有被套牢
B.张某通过购买其它股票摆脱困境
C.吕某没有被H股套牢
D.张某如果不选择H股就不会被套牢
【答案】:C
3、某甜品店有三个档次的蛋糕,价格分别为188元、166元、128元,某日总共卖出了42份,收入6824元。已知中等价位的蛋糕卖出的数量比价格最低的蛋糕的数量多了1/3,且比其他两个档次的蛋糕卖出的都多,则价格最高的蛋糕卖出的数量为()份。
A.12
B.7
C.21
D.14
【答案】:D
4、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第一、二批示范片建设中粤东西北启动的项目比珠三角多
B.第一、二批示范片建设中粤东西北的项目竣工率低于珠三角的项目竣工率
C.笋二批示范片成立村民理事会的自然村比第一批少
D.第一批示范片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行政村比第二批多
【答案】:C
5、兄、弟一同栽树要8小时完成,兄先栽3小时,弟再栽1小时,还剩11/16没有完成,已知兄比弟每小时多栽7棵树,问兄、弟共栽了多少棵树?()
A.120
B.112
C.108
D.96
【答案】:B
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我国工作的中心
【答案】:A
7、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十分激动,大声争辩道:“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B.意大利队攻势凌厉,逼得对方节节败退,抱头鼠窜
C.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局长一发话,他总是首当其冲地抢着去干
D.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日黄花了
【答案】:D
8、泼水节对于()相当于()对于彝族
A.瑶族--走婚
B.侗族--开斋节
C.回族--淋浴节
D.傣族--火把节
【答案】:D
9、陈某是某控股公司的员工,且持有该控股公司的股票,年底分红时获得3万元股息收入。陈某收入属于()
A.资本要素获得收入
B.技术要素获得收入
C.按劳分配要素获得收入
D.经营要素获得收入
【答案】:A
10、分析对于()相当于消除对于()
A.阐述;革除
B.差距;贫富
C.解决;创新
D.问题;弊端
【答案】:D
11、每提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不平。”有些学者把《离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在《漫谈屈原的〈涉江〉》中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是诗人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贤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A.《离骚》中的牢骚与不平反映了屈原具有进取心
B.写作《离骚》时,屈原年轻气盛,常为是非而不平
C.屈原年轻时也曾常常为世道不公而鸣不平
D.屈原把壮年时期的牢骚与不平表达在于《离骚》中
【答案】:B
12、一项研究发现,1970年调查的孩子中有70%曾经有过虫牙,而在1985年的调查中,仅有50%的孩子曾经有过虫牙。研究者们得出结论,在1970年至1985年这段时间内,孩子们中的牙病比率降低了。如果为真,最能削弱研究者们上面得出的结论的一项是()。
A.被调查的孩子来自不同收入背景的家庭
B.虫牙是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