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1、夏天快要到了,郊外云淡风轻,绿树红花,一片迷人的风光。一群小伙伴一起去游玩。他们三三俩俩结伴而行,一会儿抓鱼,一会儿爬山,一会儿捉迷藏,玩得真痛快!不知什么时候,有几组小伙伴走散了,迷了路,他们急得快要哭了!怎么办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其实,他们身边就有天然的指南针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可是这群粗心的小朋友却还没有发现呢!请大家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看谁能帮图中的小朋友指指路。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课文或挑选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个自然段展示给同学、老师听,集体评议正音。
3、出示生字新词:
野外慌张辨别忠.实向导一盏.乱闯稠.稀
碰上沟渠积雪分辨永远高挂北极星指南针.
(1)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词语,注意指导学生读准“针、忠、盏、稠”等翘舌音。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字形,如编谜语,找反义词,加、减、换偏旁,联系生活实际和语言环境识字等。
(3)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所理解的一些词语的意思。
4、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积、稠、稀都有“禾木旁”,写的时候都是左窄右宽。)
(2)重点指导写“盏、慌”两个字。(盏:上半部分可以借鉴“浅”字的右边进行书写的迁移,但两横更加向右上方斜了。皿字底应尽量写扁,下横要长,起托住全字的作用。慌字右边中间是个死亡的亡,竖折上面没有点,下面中间的一竖不能少。)
(3)同桌之间互相评一评比一比谁写得好。
5、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指南针,简介它的作用。默读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用笔做上记号。
2、讨论交流。(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一)师生合作,共同学习第2自然段,探究学法。
1、读一读: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这里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太阳)
2、说一说:太阳怎样帮我们辨别方向?(课件演示)
如果是早上的太阳,你能辨别方向吗?(积累词语:旭日东升)如果是傍晚的太阳呢?(积累词语:夕阳西下)
3、问一问: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如: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因为太阳都是早晨从东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道运转,是可靠的,可以信任的,所以说它是忠实的向导。)
4、背一背:熟读第2自然段并练习背诵。
5、小结学法:刚才我们用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背一背的方法学习了第2自然段,现在我们还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学习3—5自然段。
(二)小组合作,共同学习3—5自然段,运用学法。
1、四人小组合作,在3—5自然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背一背。也可以自己发挥想象创造出别的办法,如演一演、画一画等。(教师巡视辅导)
2、小组派代表汇报。展示课文的朗读,畅谈读书的体会,借助自制图片,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组内同学可以补充。(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多种不同的形式汇报,如读、演、画等)
3、学习小组之间相互质疑,释疑。对讲得不明确或不准确的地方,教师给予点拨、纠正。如: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稀的一面是北,为什么说北极星是指路灯等。
4、全班讨论:沟渠里积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方还是北方?如果是山坡或屋顶上的积雪呢?
5、用课件演示文中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为什么能辨别方向的原因,并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适时地进行语言训练。
6、指名连起来说说书中介绍的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指出这些方法所适用的特定环境。(有些白天适用,有些黑夜适用,有些阴雨天适用,有些下雪天适用……)(三)自读自悟,学习1、6自然段。
1、请两位学生分别读第一和第六自然段。比较:这两个自然段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说说自己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我们平常要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3、小组轮读第一、六两个自然段。
四、品读感悟,情境表演。
1、用多种方式朗读全文,再次感受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是如何告诉我们方向的。(自由读,推荐读,比赛读,小组读……)
2、借助图片、板书或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背诵(引背,指名背,分组背,集体背)
3、情境表演,师生、生生互动。
(1)师生合作示范表演。
生1(扮演迷路的孩子):呜——呜——呜——,我迷路了。太阳,太阳,你能帮助我吗?
师(扮演中午的太阳):我能帮助你。现在是中午,你看我照着大树,大树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
生2:呜——呜——呜——,我迷路了。大树,大树,你能帮助我吗?
师:我能帮助你。你看我的树叶,一面阳光充足,枝叶茂盛,一面很少见到阳光,树叶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
……
(2)小组合作表演
(3)推荐小组汇报表演。
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