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第9节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3_1.doc
PAGE
PAGE1
试验:练习运用多用电表
授课年级
高二
课题
试验:练习运用多用电表
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程导学目标
目标解读
1.通过视察了解多用电表的结构和测量功能,会依据测量须要正确选择挡位。
2.通过试验操作学会运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养成良好的多用电表运用习惯。
3.会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并据此推断二极管的正、负极,会用多用电表探究简洁黑箱中的电学元件。
学法指导
练习运用多用电表,不但是要会用,同时也要培育良好的试验习惯。
课程导学建议
重点难点
伏安法测量中的误差分析和欧姆表测电阻时的挡位选择。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电阻时的调零和挡位的选择。
教学建议
(1)在学生动手试验之前,可以让学生视察多用电表,说一说多用电表有哪些测量功能,要实现其测量功能,应如何选择挡位选择开关,在刻度盘上相应的刻度位置在哪里。
(2)试验1和试验2中,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要求学生会选择合适的量程,会在刻度盘上找到对应的刻度,会精确读数。
(3)要让学生知道用多用电表测量定值电阻过程中,应选择适当倍率的欧姆挡使测量时表针指示在刻度盘的中间区域。每一次测量电阻,或换用不同倍率的欧姆挡,都要进行电阻调零。
(4)要让学生知道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过程中,二极管有单向导电性,电流从正极流入时电阻较小,电流从负极流入时,电阻较大。
课前
打算
试验器材:多用电表、电阻、二极管、小灯泡、电源、导线等。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
学习内容
老师行为
学生行为
媒体运用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
多用电表主要用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那么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和电阻时,该如何正确运用多用电表呢?
第一层级
研读教材
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要求在教材上划出重难点。
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梳理出本节内容的大致学问体系。
PPT课件呈现学习目标
完成学案
巡察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学生填写学案的状况。
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第一层级的内容。
结对沟通
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沟通,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状况。
就学案中教材诠释沟通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沟通。
其次层级
(小组探讨
小组展示
补充质疑
老师点评)
主题1:
视察多用电表的刻度盘
视察多用电表的刻度盘的过程也是探讨问题的过程。学生展示补充辩论要有的放矢。
(1)视察多用电表的结构,其表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表盘,共有三条刻度线。这三条刻度线的意义分别是什么?每条刻度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选择开关所指的位置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试验视察
口头表述
主题2:
多用电表的运用
(1)表的盘面上的“+”“-”插孔表示直流电流挡、直流电压挡的正、负接线柱。
(2)如何更换挡位能更精确地测量电阻?学生要明白道理,还要正确操作。
(3)机械调零、选挡、欧姆调零、测量示数、选择开关置于“OFF”挡或沟通电压最高挡这些依次要正确。
阅读教材中运用多用电表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运用多用电表测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时应如何插表笔?电流怎样流进、流出?测电阻时电流怎样流进、流出?
(2)测量电阻时用×100挡位,结果指针偏角太小,如何更换挡位能更精确地测量电阻?
(3)在运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应按什么样的步骤操作?
试验操作
口头表述
主题3:
多用电表的读数
多用电表的读数先要确定功能,再确定量程或挡位,最终是确定读数。
多用电表的表盘中间的是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和沟通电流的公用刻度,其刻度是匀称的,对应的三行数值,最大示数分别为10、50、250。假如运用沟通电压和直流电压的500V量程应当怎样读数?
试验视察
口头表述
主题4:
探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先做试验,后下结论。
阅读教材中“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部分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怎样推断二极管的正、负极?
试验
口头表述
第三层级
基本检测
依据详细状况与部分同学沟通,驾驭学生的实力状况.
全体学生独立思索,独立完成,小组同学都完成后可沟通探讨。
PPT课件
技能拓展
视学生基础和课堂时间、教学进度确定是否作要求
老师未提出要求的状况下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主完成
PPT课件
记录要点
老师可在学生完成后作点评
学生在相应的位置做笔记。
PPT课件
第四层级
学问总结
老师可依据实际状况确定有没有必要总结或部分点评一下。
学生就本节所学做一个自我总结,之后可小组沟通探讨。
PPT课件呈现
感悟收获
留意有代表性的收集一些学生的体会,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依据自己的感受照实填写。
依据自己的思索找出解决方案。
课外拓展
利用多用电表探究黑箱以及检查电路故障
PPT课件
板书设计
试验:练习运用多用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