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疗器械回收再利用体系考核试卷(附答案).docx

发布:2025-03-29约6.16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疗器械回收再利用体系考核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哪种医疗器械通常不适合回收再利用?

A.非一次性使用的手术器械

B.血压计

C.一次性注射器

D.可重复使用的体温计

答案:C

解析:一次性注射器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使用后应按医疗废物处理,不适合回收再利用,以防止交叉感染。

2.医疗器械回收再利用的首要原则是:

A.经济利益最大化

B.确保安全有效

C.减少环境污染

D.提高资源利用率

答案:B

解析:保障患者使用回收再利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是最核心的原则,其他原则需在此基础上实现。

3.对于回收的医疗器械,在处理前首先要进行的步骤是:

A.清洗

B.分类

C.消毒

D.检测

答案:B

解析:先对回收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才能根据不同类型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

4.以下哪种消毒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金属手术器械的消毒?

A.紫外线消毒

B.酒精擦拭

C.高压蒸汽灭菌

D.含氯消毒剂浸泡

答案:C

解析:高压蒸汽灭菌能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适用于大多数金属手术器械。

5.医疗器械回收再利用体系中,质量追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便于统计回收数量

B.防止器械丢失

C.确保器械来源和处理过程可查

D.提高回收效率

答案:C

解析:质量追溯系统可记录器械从回收、处理到使用的全过程,保证可追溯性。

6.回收的医疗器械经处理后,需进行性能检测,检测项目不包括:

A.外观检查

B.功能测试

C.生物相容性检测

D.颜色检测

答案:D

解析:颜色检测通常不是判断医疗器械性能是否合格的关键项目。

7.医疗器械回收再利用过程中,运输环节的关键要求是:

A.快速送达

B.避免碰撞

C.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快速送达、避免碰撞、保持适宜温湿度都是运输环节保障器械质量的重要要求。

8.以下哪种医疗器械在回收再利用时需要特别关注其电气安全性能?

A.超声诊断仪

B.针灸针

C.一次性敷料

D.口腔探针

答案:A

解析:超声诊断仪为电气设备,电气安全性能至关重要。

9.医疗器械回收再利用体系中,对操作人员的资质要求不包括:

A.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B.健康体检合格

C.有销售经验

D.掌握消毒灭菌技术

答案:C

解析:操作人员主要需具备专业处理技能和健康条件,销售经验并非必要。

10.回收的医疗器械标识不清时,应:

A.直接废弃

B.进行简单处理后使用

C.查找相关记录或进行检测确定信息

D.随意标注信息

答案:C

解析:应通过合理途径确定器械信息,不能随意处理或废弃。

11.以下关于医疗器械回收再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医疗器械都可以回收再利用

B.只要消毒后就可以再利用

C.需遵循严格的流程和标准

D.回收再利用可以不考虑成本

答案:C

解析:医疗器械回收再利用需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和标准进行,并非所有器械都可再利用,也不是简单消毒就行,同时也要考虑成本。

12.对于回收的橡胶类医疗器械,常用的清洗方法是:

A.清水冲洗

B.洗涤剂浸泡清洗

C.高温水煮

D.酒精直接擦拭

答案:B

解析:洗涤剂浸泡清洗能有效去除橡胶类器械表面的污垢。

13.医疗器械回收再利用体系中,风险管理的重点是:

A.降低成本

B.减少回收数量

C.识别和控制潜在风险

D.提高回收效率

答案:C

解析:风险管理主要是识别和控制回收再利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14.回收的眼科医疗器械,在处理过程中特别要注意:

A.防止划伤

B.防潮

C.防高温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眼科医疗器械较为精密,需防止划伤、防潮、防高温等。

15.以下哪种情况的医疗器械不适合进入回收再利用流程?

A.有轻微磨损但不影响功能

B.超过有效期但外观正常

C.说明书丢失但可查询到信息

D.外壳有小裂纹但不影响内部结构

答案:B

解析:超过有效期的医疗器械其性能可能已发生变化,不适合回收再利用。

16.医疗器械回收再利用的记录应保存:

A.1年

B.3年

C.5年

D.10年

答案:C

解析:一般要求记录保存5年,以便追溯和查询。

17.对回收的医疗器械进行包装时,应使用:

A.普通塑料袋

B.符合要求的包装材料

C.报纸

D.随意的包装材料

答案:B

解析:需使用符合要求的包装材料,以保证器械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

18.以下哪种医疗器械回收再利用后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验证?

A.普通口罩

B.输液器

C.心脏起搏器

D.棉签

答案:C

解析:心脏起搏器属于植入类高风险医疗器械,回收再利用后需严格临床验证。

19.医疗器械回收再利用体系中,与供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