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版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 460120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docx

发布:2025-04-05约9.1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2025版)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

2025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2025版)

PAGE

PAGE8

PAGE

PAGE9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概述

为适应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对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带来的新变化,顺应装备制造和专业技术服务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趋势,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检验试验、检测服务等岗位(群)的新要求,不断满足装备制造和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遵循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编制要求,制订本标准。

专业教学直接决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依据。本标准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教学的基本标准,学校应结合区域/行业实际和自身办学定位,依据本标准制订本校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鼓励高于本标准办出特色。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460120)

入学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普通高级中学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装备制造大类(46)

所属专业类(代码)

机械设计制造类(4601)

对应行业(代码)

通用设备制造业(34)、专用设备制造业(35)、专业技术服务业(74)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检验试验人员(6-31-03)、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程技术

人员(2-02-31-04)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检验、化学检验……

职业类证书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资格……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2025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检验试验人员、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能够从事金属材料、零部件、产品的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检验、化学检验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习1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5)掌握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等知识,具有误差处理与数据处理、质量体系文件编制与贯彻、检测标准选用与贯彻的能力;

(6)掌握无损检测与理化检验原理、方法,以及仪器设备原理和结构等知识,具有仪器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能力,以及协助进行仪器设备和器具的计量检定能力;

(7)掌握超声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表面检测技术等知识,具备无损检测、记录计算和判定检验数据、规范撰写检测报告的能力;

(8)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与测试技术、化学成分分析技术等知识,具有材料理化分析与测试、记录计算和判定检验数据、规范撰写检验报告的能力;

(9)具有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做好相关质量信息、试验记录、试验报告、设备使用维修记录与归档的能力;

(10)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的数字技能;

(1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1项体育运动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2025版)

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13)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