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模拟考试练习题和参考答案.docx

发布:2025-04-05约7.6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模拟考试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个水库里的全部鱼

B.一片草原上的昆虫和小鸟

C.一棵枯树以及上面的苔藓、真菌等

D.一个湖泊中的藻类、鱼类、蚌等全部生物

答案:D。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A选项只提及鱼,不全面;B选项仅昆虫和小鸟不能代表整个群落;C选项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是生态系统的概念;D选项湖泊中的藻类、鱼类、蚌等全部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B.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数量保持不变

C.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辐射吸收

D.能量流动可以在食物链中循环进行

答案:A。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A正确,D错误;能量在传递过程中会因为呼吸作用等而逐渐减少,B错误;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而不是对太阳能的辐射吸收,C错误。

3.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迁入率和迁出率

C.年龄结构

D.生态系统的类型

答案: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而生态系统的类型与种群数量变动没有直接关系,D符合题意。

4.下列属于原生演替的是()

A.火灾过后的草原进行的演替

B.过量砍伐后的森林进行的演替

C.弃耕的农田进行的演替

D.裸岩上进行的演替

答案:D。原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后的森林、弃耕的农田原来都有植被覆盖,其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裸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原生演替,D正确。

5.下列哪一项是种群的特征()

A.物种丰富度

B.年龄组成

C.种间关系

D.群落结构

答案:B。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物种丰富度是群落的特征,A错误;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内容,C错误;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是群落的特征,D错误;年龄组成是种群的特征,B正确。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B.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生产者再利用

D.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O?等无机物,可以供消费者再利用

答案:B。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A错误;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动物也是分解者,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B正确;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不能供生产者再利用,C错误;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O?等无机物,可以供生产者再利用,D错误。

7.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增加物种的数量

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

答案: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物种丰富度有关,物种丰富度越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稳定性越高。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稳定性,A错误;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只是生态系统稳定的一个方面,不一定能提高稳定性,B错误;增加物种的数量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从而提高稳定性,C正确;限制演替过程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发展和稳定,D错误。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B.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C.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行为信息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答案:C。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化学信息,C错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A正确;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正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D正确。

9.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