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1 专题8 微专题1.pptx
高考题型突破板块一
专题八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与微粒变化
命题规律1.试题外观特征:(1)试题情境:一般是陌生、复杂的情境,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情境、生产环保情境和实验探究情境;(2)试题特征:文字型或文字+图像型;(3)选项特征:四个选项的考查角度各不相同,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设问。2.考查要求:(1)必备知识:侧重于化学变化与规律,物质在溶液中的平衡以及受外界条件的影响、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各种平衡常数的计算等;(2)关键能力:侧重于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能从题干及图像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和各种守恒思想,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3.命题角度:(1)酸碱中和反应图像的分析;(2)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的分析;(3)其他情境分析。
真题解密1.题干研究对象多为复杂动态的,呈现方式主要以图像和表格的形式,坐标轴多为对数或负对数等。2.四个选项各不相同,主要包括曲线含义的判断、微粒浓度大小判断、外界条件的影响、常数计算等。3.考查内容主要是利用平衡移动规律分析解决电解质溶液中四大平衡的微粒变化与浓度关系等。
命题预测本题一般位于选择题的最后,属于“压轴选择题”。旨在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溶液pH的判断以及溶液中的各种粒子守恒之间关系的判断,相关平衡常数计算以及对数、分布系数热点图像等,命题设计更趋新颖灵活,综合性强,难度较大。预计2025年命题中,“四大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电离常数、水解常数、溶度积常数)的计算及应用、中和滴定的迁移应用、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沉淀溶解平衡仍会成为考查的重点,难度以偏难为主,以选择题、图像题的形式呈现。在化工流程题中考查溶度积(Ksp)的计算及应用,在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中考查电离常数、水解常数等的计算及应用等。
微专题1可溶性电解质溶液微粒变化图像分析
目录高考真题赏析明考向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考前名校押题练预测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强基培优精练提能力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规律方法整合建模型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章回一高考真题赏析明考向
配位、电离与水解微粒变化图像分析1角度两种原子均有孤电子对,由于碳的电负性差,一般碳原子为金属离子空轨道中提供孤电子对1.(2024·河北选考)在水溶液中,CN-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配离子。
C.由Y和Z分别制备等物质的量的配离子时,消耗CN-的物质的量:YZD.若相关离子的浓度关系如P点所示,Y配离子的解离速率小于生成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9%的X、Y转化为配离子时,两溶液中CN-的平衡浓度:XY
【答案】B
A.水的电离程度:MNB.M点:2c(OH-)=c(Na+)+c(H+)C.当V(HCOOH)=10mL时,c(OH-)=c(H+)+2c(HCOOH)+c(HCOO-)D.N点:c(Na+)c(HCOO-)c(OH-)c(H+)c(HCOOH)2.(2024·湖南选考)常温下Ka(HCOOH)=1.8×10-4,向20mL0.10mol·L-1NaOH溶液中缓慢滴入相同浓度的HCOOH溶液,混合溶液中某两种离子的浓度随加入HCO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解析】结合起点和终点,向20mL0.10mol·L-1NaOH溶液中滴入相同浓度的HCOOH溶液,发生浓度改变的微粒是OH-和HCOO-,当V(HCOOH)=0mL,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是OH-,可知随着甲酸的加入,OH-被消耗,逐渐下降,即经过M点在下降的曲线表示的是OH-浓度的改变,经过M点、N点的在上升的曲线表示的是HCOO-浓度的改变。M点时,V(HCOOH)=10mL,溶液中的溶质为c(OH-)∶c(HCOO-)=1∶1,仍剩余有未反应的NaOH,对水的电离是抑制的,N点HCOOH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反应生成HCOONa,此时仅存在HCOONa【答案】D
滴定过程微粒变化图像分析2角度
A.线Ⅱ表示CH3COOH的变化情况B.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n
【答案】C
在滴定过程中,从抑制(酸性)到无影响(中性)再到促进(碱性)再到无影响(碱性)最后抑制(碱性)A.Ka(CH3COOH)约为10-4.76B.点a:c(Na+)=c(Cl-)=c(CH3COO-)+c(CH3COOH)C.点b:c(CH3COOH)c(CH3COO-)D.水的电离程度:abcd
【解析】NaOH溶液和HCl、CH3COOH混酸反应时,先与强酸反应,然后再与弱酸反应,由滴定曲线可知,a点时NaOH溶液和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和水,CH3COOH未发生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和CH3COOH;b点时NaOH溶液反应掉一半的CH3COOH,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