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中葡萄糖酸δ内酯的测定.docx

发布:2025-04-09约5.78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5009.27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葡萄糖酸-6-内酯的测定

2016-12-23发布

2017-06-2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GB5009.276—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9695.17—2008《肉与肉制品葡萄糖酸-δ-内酯含量的测定》。本标准与GB/T9695.17—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葡萄糖酸-δ-内酯的测定”;

—增加了第一法的检出限、定量限;

—修改了5.1中试样制备的方法;

—增加了“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1

GB5009.27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葡萄糖酸-6-内酯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葡萄糖酸-δ-内酯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肉与肉制品、豆制品、饮料中葡萄糖酸-δ-内酯的测定,第二法适用于食品中葡萄糖酸-δ-内酯含量的测定。

第一法分光光度计法

2原理

用沸水提取试样中的葡萄糖酸-δ-内酯,过滤上清液,在氢氧化钾作用下葡萄糖酸-δ-内酯转化成葡萄糖酸盐。葡萄糖酸盐通过葡萄糖酸激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作用,产生5-磷酸核酮糖并使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还原。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吸光度,然后计算出葡萄糖酸-δ-内酯的含量。

葡萄糖酸盐+腺嘌呤核苷三磷酸葡萄糖酸激6-磷酸葡萄糖酸盐+二磷酸腺苷6-磷酸葡萄糖酸盐+NADP6-磷酸葡萄糖脱氢5-磷酸核酮糖+NADPH+CO2+H+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3.1试剂

3.1.1

无水乙醇(C2H6O)。

3.1.2

石油醚:沸程30℃~60℃。

3.1.3

氢氧化钾(KOH)。

3.1.4

双甘氨肽(C4H8N2O3)。

3.1.5

氯化镁(MgCl2)。

3.1.6

碳酸氢钠(NaHCO3)。

3.1.7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钠盐(C21H27N7NaO17P3)。

3.1.8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钠盐(C10H14N5Na2O13P3)。

3.1.9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活力,110U/mg)。

3.1.10

葡萄糖酸激酶(活力,13U/mg)。

3.2试剂配制

3.2.1氢氧化钾溶液(2mol/L):称取11.22g于50mL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

2

GB5009.276—2016

定容。

3.2.2缓冲液:分别称取双甘氨肽2.64g和氯化镁0.284g溶于150mL水中,用氢氧化钾溶液调pH至8.0,定容到200mL容量瓶(可在4℃下保存4周)。

3.2.3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NADP)溶液(10mg/mL):称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钠盐50mg于带盖的小瓶中,用5.0mL水溶解(可在4℃下保存4周)。

3.2.4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溶液(50mg/mL):称取腺嘌呤核苷三磷酸钠盐250mg和碳酸氢钠250mg于带盖的小瓶中,加入5.0mL水溶解(可在4℃下保存4周)。

3.2.5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H)溶液(2.0mg/mL):每毫升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H)悬液中含有6-PGDH2.0mg,葡萄糖酸激酶和还原型NADP氧化酶不超过0.05%(可在4℃下保存6个月)。

3.2.6葡萄糖酸激酶(GK)溶液(1.0mg/mL):每毫升葡萄糖酸激酶(GK)悬液中含有GK1.0mg,NADP氧化酶含量不超过0.05%(可在4℃下保存6个月)。

4仪器和设备

4.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4.2分析天平:感量1mg和0.1mg。

4.3匀质机。

5分析步骤

5.1试样制备

5.1.1肉与肉制品、豆制品等固体样品

取有代表性的样品不少于200g,用匀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