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抽测物理试题(解析).docx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高二年级物理试题
注意: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在界面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
B.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彩色条纹是由于光的衍射形成的
C.“激光测距雷达”利用了激光亮度高的特点
D.观看立体电影时,要戴上特制眼镜,该眼镜的工作原理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A
【解析】A.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玻璃射向气泡时,即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A正确;
B.肥皂泡表面可以看到彩色条纹,是因为肥皂泡的前后两面反射回来的两列光发生干涉,B错误;
C.“激光测距雷达”利用了激光平行度好,方向性好的特点。C错误;
D.观看立体电影时需配戴特制眼镜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D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小明在家尝试用挂锁作为摆锤,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摆锤摆动到最高点时作为计时起点
B.摆锤摆动到最低点时其加速度为零
C.摆线可以选长度约为的不可伸长的细线
D.摆锤摆角越大,实验误差越小
【答案】C
【解析】
A.应从摆锤到达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这样误差小一些。A错误;
B.摆锤摆动到最低点时,由圆周运动知,最低点需要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所以摆锤摆动到最低点时其加速度不为零。B错误;
C.摆锤直径与摆线长度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摆线可以选长度约为1m的不可伸长的细线。C正确;
D.当摆角很小时
单摆的回复力为
则可知,摆角越大,误差越大。D错误;
故选C。
3.甲同学以一定速度将一个直径约的充满空气的气球投向乙同学,乙同学被撞出几米远,气球被弹回。若甲同学把气球里的空气放掉,再以相同的速度投向乙同学,乙同学纹丝不动。关于两次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次气球对乙同学的作用力相等
B.两次气球撞乙同学前的动量相等
C.撞击过程,充气气球的动量变化率小
D.撞击过程,充气气球的动量变化量大
【答案】D
【解析】A.第一次乙同学被撞出几米远,第二次乙同学纹丝不动,则第一次气球对乙同学的作用力较大,选项A错误;
B.两次气球抛出的初速度相等,但是从抛出到撞上乙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不相等,则撞乙同学前的速度不相等,动量也不相等,选项B错误;
C.撞击过程,充气气球对乙的作用力较大,则乙对气球的反作用力也越大,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充气气球的动量变化率大,选项C错误;
D.撞击过程,充气气球被反弹,根据
则其动量变化量大,选项D正确。
故选D。
4.某音频发生器发出频率为声音,这个频率已经超过了人耳所能听到频率范围的最高频率,人们采取下列哪种方式可以听到这个声音()
A.快速靠近音频发生器
B.快速远离音频发生器
C.绕着音频发生器做圆周运动
D.和音频发生器同时相向运动
【答案】B
【解析】A.根据多普勒效应,当波源与观测着相互靠近时,观测到的频率变大,频率大于,无法听到声音。A错误;
B.根据多普勒效应,当波源与观测着相互远离时,观测到的频率变小,频率小于,可以听到声音。B正确;
C.绕着音频发生器做圆周运动,波相对速度不会改变,波源与观测者距离不变,频率不变,无法听到声音。C错误;
D.和音频发生器同时相向运动,观测到的频率变大,频率大于,无法听到声音。D错误;
故选B。
5.用红色激光笔照射双缝,可在教室的墙壁上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条纹。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仅减小激光笔与双缝间的距离,相邻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变大
B.仅减小双缝与墙壁之间距离,相邻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变大
C.仅换用绿色激光笔,相邻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变大
D.仅换用间距更小的双缝,相邻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变大
【答案】D
【解析】根据条纹间距表达式可知
A.仅减小激光笔与双缝间的距离,条纹间距不变,故A错误;
B.仅减小双缝与墙壁之间距离,条纹间距减小,故B错误;
C.条纹间距与所使用的激光的波长有关,绿光波长比红光小,仅换用绿色激光笔,相邻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变小,故C错误。
D.仅减小双缝间距d,条纹间距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6.在“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梯形玻璃砖,有四个面为光学面,某同学利用其中两个面设计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空气相对玻璃是光疏介质,光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相反,光从光密介质到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