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品课件: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pptx

发布:2024-03-10约2.32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情景引入】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将新鲜鸡蛋轻轻放入盛水容器中,向水中加盐,并搅拌,不断增加盐水的浓度。观察鸡蛋在容器中的浮沉变化。F浮F浮F浮物体的浮沉条件一GGG下沉悬浮 上浮漂浮【课堂活动】F浮GF浮GF浮=GF浮GF浮=G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课堂活动】浮沉条件的讨论(1)上浮和下沉是非平衡态(加速)悬浮和漂浮是平衡态(静止)(2)空心物体运用浮沉条件时可以用物体的平均密度与液体密度比较汤圆刚放入水中时,会沉入锅底汤圆煮熟时,则会浮出水面。利用物体沉浮条件解释生活现象物体的浮沉条件一你能说出下图这几个典故吗?浮力的应用二【课堂活动】自主学习“浮力的应用”,完成以下问题:1.轮船(1)轮船是钢铁制造的,钢铁密度远大于水,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是根据什么原理呢?(2)轮船的排水量指什么?(3)轮船的载重线指什么?2.潜水艇(1)潜水艇在水里上浮和下潜的过程中浮力发生变化吗?你的根据是什么?(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气球和飞艇(1)气球和气艇需要充入什么样的气体才能浮在空中?(2)热气球是通过什么办法来实现升降的?浮力的应用---轮船二【课堂活动】(1)工作原理:将钢铁做制成空心的轮船,可以排开更多的水,增大浮力,漂浮在水面上。(2)排水量(m排):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F浮=m排g而F浮=G∴m船+m货=m排(3)载重线浮力的应用---潜水艇二潜艇潜水艇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过程中浮力不变。F浮=ρ水gV排工作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上浮和下潜。浮力的应用---气球和飞艇二【课堂活动】工作原理:内部充有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氦气)浮力的应用二小结:利用浮力的关键是调节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或者说改变物体的平均密度)(1)若保持浮力不变,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浮(如潜水艇、飞艇)(2)若保持重力不变,可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改变浮力来实现沉浮。(如轮船、鱼鳔)。既学既练【课堂活动】1.重为15N的物体,浸没于装满水的容器中后,溢出了5×10-4m3的水。则此物体是()A.浮在水面上B.沉到水底C.悬浮在水中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2.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它受到的浮力;它排开水的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B不变不变变小了解密度计三【课堂活动】用途:一种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读数方法:静止时液面所对刻度乘以水的密度刻度特点:上小下大,刻度间隔不均匀。工作原理: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F浮=G物原理制成的。拓展延伸四【课堂活动】利用浮力测物体的密度1、测铁块的密度器材:弹簧测力计、水、烧杯、细线、铁块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铁块的重力G②把铁块浸没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课堂活动】2、测橡皮泥(牙膏皮)的密度漂浮的条件:器材:量筒、水、烧杯、橡皮泥V3V2V1【课堂活动】步骤: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1②把橡皮泥做成实心,使其浸没量筒水中,读出总体积V2③取出橡皮泥做成小船状,使其漂浮在量筒水中,读出总体积V3表达式: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一、浮沉条件:1.比较F浮和G物2.比较ρ液和ρ物二、浮力应用:1.轮船2.潜水艇3.气球和飞艇三、浮力公式:1.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F浮=G-F拉2.压力差法算浮力:F浮=F向上-F向下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F浮=ρ液gV排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5.漂浮悬浮专用:F浮=G物课堂检测六【课堂检测】1.(2021·山西省)如图是“寻梦”学习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或上浮。若从烧瓶中吸气,使其从如图所示的位置下沉胶管在水中的体积忽略不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潜水艇”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小B.“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保持不变C.“潜水艇”顶部受到水的压强保持不变D.“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的大小来实现下沉的B课堂检测六【课堂检测】2.(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在木棒的一端缠绕几圈细铜丝,制成一支简易液体密度计,将其先后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相同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且放入密度计后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是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则()A.F甲<F乙 B.F甲>F乙 C.ρ甲>ρ乙 D.p甲<p乙D课堂检测六【课堂检测】3.(2019成都A卷)将一枚重为0.5N的鸡蛋放入一杯均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