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家》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第8课《蝴蝶的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会认“避、撼”等5个生字,学习多音字“雀”,正确理解“震撼”等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幼小生命的
4.读与品词相结合,读与想象相结合,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在读中加深对词句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中升华情感。5.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自己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幼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自己的探索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蝴蝶的图片
2.出示燕子、松鼠的巢穴
3.小燕子的家在温暖的屋檐下,松鼠的家在干燥的树洞里,小鱼的家在蔚蓝的大海里……蝴蝶的家在哪里?下雨了,它要在哪里避雨?它们可经受得住猛烈的暴风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蝴蝶的家!
4.板书课题:8、蝴蝶的家
二、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2)画出你认为让人担心的地方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bì hàn xuān qiǎo yán
避 撼 喧 雀 檐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
(4)认识词语,送蝴蝶回家
(5)学习多音字
雀 què 麻雀 qiǎo 家雀儿(放在句子中练习)
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喧嚷: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
密集:人或事物很多并且聚集在一起。
水淋淋:形容雨下的很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读时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
1.作者为什么为蝴蝶担心?
2.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3.通过这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交流探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蝴蝶的担忧和关爱?
2.出示第一自然段: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1)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疑问句引起下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2)生动地刻画了雷雨时恶劣的自然环境,与下文蝴蝶弱小的生命形成鲜明的对比。
3.出示第二自然段:
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1)“着急”体现了我对蝴蝶的关心。
(2)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蝴蝶的柔弱,体现了作者的怜惜之情。
(3)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小组合作学习:
(1)互相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
(2)交流探讨:下雨时,蝴蝶藏在哪里?作者作出了哪些想象?
2.出示: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定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回家里去哩!”
“确信”“肯定”引出了对蝴蝶的家的猜想和找寻。
3.下雨时,蝴蝶藏在哪里?作者作出了哪些想象?
人们的屋宇、麦田、园里的花朵、老树干的底面、桥下面、树叶下面
4.出示句子:
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们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树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园里的花朵是它们的家吗?花朵自已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着急”再次体现了作者对蝴蝶的担心。
5.出示句子:
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