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第22讲地质灾害学生用书.docx
PAGE
PAGE1
第22讲地质灾难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地质)灾难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核心素养解读
1.人地协调观:分析不同自然灾难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综合思维:说明常见地质灾难的形成、分布与危害。
3.地理实践力:学习演练自然灾难中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学问体系导学
积累必备学问——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
一、地震
1.形成
2.地震构造
(1)图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ab为________、bc为________。
(2)弧线de为________线:是把地面________相像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震级和烈度
震级
烈度
地震释放________大小的等级
地面受到的影响和________程度
一次地震有______个震级
一次地震可以有________个烈度
3级以下为无感地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干脆因素:震级、________等;间接因素:地质构造、地面________等
4.危害
(1)干脆危害:造成________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间接危害: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严峻损害灾区人们的________健康。
(3)次生灾难:诱发倒塌、滑坡、泥石流、火灾、________、有毒气体泄漏、疫病扩散等灾难。
5.分布
(1)世界eq\b\lc\{(\a\vs4\al\co1(易发区: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震带\b\lc\{(\a\vs4\al\co1(地带,地带))))
(2)我国: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6.防避措施
防避地震的措施
灾前打算
打算防灾________,牢记地震撤离路途和旁边应急________位置,参与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
灾中救助
刚好、有序地撤到________地带;被掩埋时,要找寻合适的________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
灾后自我爱护
往往还有________,不行马上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________、电线杆等危急区域
【易误辨析】地震预报能精确预报每一次地震吗?为什么?
二、滑坡和泥石流
类型
滑坡
泥石流
概念
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肯定的________整体下滑的现象
山区________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别洪流
图示
形成条件
岩体比较破裂、地势起伏较____、植被覆盖度较差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________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多发地区
山地丘陵区以及________常见的地区
山区沟谷中
我国广阔的山区,尤以________地区最为多发
危害
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多与________相伴,能够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提升关键实力——实力突破驾驭解题技法
关键实力一探究地震灾难的成因及防避措施
典题精研
[典例1][2024·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太平洋西南部群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说出该国多火山、地震的缘由。
[图解思路]
[答案]
知能升华
1.影响烈度的因素
2.我国地震多发的缘由
中国的四个地震多发区和南北地震带都位于板块交界处或板块内部的构造断裂带。
3.地震的防避
(1)防灾减灾措施:建设先进的地震监测台网、加强地震监测、刚好精确地预报;加强宣扬教化,提高公众防灾意识;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加强地震灾难的管理等。
(2)自救与互救
题组精练
[上海卷]青藏高原是我国地震频发地区。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月21日,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甲村的地震烈度大于乙村。该地区冬、夏季多为偏南风。
(1)引起该次地震的是哪两大板块?地震烈度甲村大于乙村的推断理由是什么?
(2)分析影响图示震区开展救灾工作的不利自然条件。
(3)该震区可以实行哪些抗震救灾措施?
(4)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有专家认为丙村不适合原址重建。说明丙村须要异地重建的依据。
关键实力二探究滑坡和泥石流灾难的成因及防避措施
典题精研
[典例2][2024·山东等级考]如图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A.由北向南
B.由西向东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北向西南
(2)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依次是()
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
C.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