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综合防尘工操作规程.docx

发布:2025-04-05约2.0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综合防尘工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1、本操作标准适用于通风维修队综合防尘工作业标准。

2、综合防尘工应完成下列工作:

2.1负责井下隔爆设施的安装。

2.2负责井下隔爆设施的维护。

2.3负责井下隔爆设施的拆除。

2.4本队管辖范围内(各主要回风巷道)的冲洗。

二、上岗条件

1、综合防尘工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综合防尘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2.1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

2.2熟悉防尘管路、隔爆设施的工作原理。

2.3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对防尘管路、隔爆设施以及防尘的有关规定。

2.4了解防尘管路、隔爆设施的安装要求和质量要求。

2.5了解有关煤尘爆炸的知识。

2.6熟悉作业地点的避灾路线。

三、隔爆设施安装作业标准

1、安全规定

1.1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及时安设隔爆设施(水棚或岩粉棚)。

1.2在下列地点必须安设主要隔爆棚:

1.2.1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

1.2.2相邻采区之间的集申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

1.2.3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

1.3在下列地点必须安设辅助隔爆棚:

1.3.1采煤工作面进风、回风巷道。

1.3.2采区内的煤层掘进巷道。

1.3.3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他巷道。

1.4水棚的水量:水棚组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计算,主要水棚不低于400L异,辅助水棚不低于200m

1.5水棚的排间距为1.2一3.0m,主要水棚的棚区的长度不小于30m,辅助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20m,分散式布置的棚区的长度不小于120m。

1.6水棚距顶梁、两帮的间隙不小于0.1m。水棚距巷道轨面向上不小于1.8m。水棚应保持统一高度,需要挑顶时,水棚区的巷道断面应与前后各20m长的巷道断面一致。

1.7水棚应设置在巷道的直线段内,与巷道的交叉口、转弯处、变坡处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

1.8每处水袋棚必须使用同一规格的水袋,不得混用。

1.9水袋棚应在距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60一200m和距掘进巷道迎头60一200m处安设(首列距离)。

1.10在有支护的巷道进行吊挂水棚的操作时,不得破坏原有支护。确需改变的,要制定专门措施,按措施施工。

2、准备工作

2.1备齐所需水袋、钩子、胶管、及工具等。

2.2检查所安设水袋(槽)地点的顶帮是否完好,附近5m内有无安全隐患,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3、操作顺序

3.1隔爆设施安装时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检查顶板(周边)+备料+吊挂+注水+检查质量+清理现场。

4、常规操作

4.1安装及回撤时,要2人配合好,1人观察顶板,1人吊挂及回撤。

4.2运输巷道中施工,要有人监护、指挥运行车辆,确保安全施工。

4.3安装及回撤水袋(槽)时,如巷道超高,应用木马或铁马。

4.4挂要按照具体规定,依次安设挂杆、吊钩、水袋(槽),吊挂要整齐。

4.5水袋(槽)中注人清水,水量充足。

4.6验安装的水袋(槽)的质量,保证不漏水、不歪斜。

5、特殊操作

5.1在顶板及附近巷道的支护有隐患时,应首先处理,处理完后方可吊挂操作。

5.2安装及回撤时,顶板、支护发生变化时,应停止操作。

6、收尾工作

6.1把剩余的水槽、钩子整理好带到指定地点。

6.2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将新安设(拆除)的隔爆设施标注在图纸上,并建立档案。

四、洒水、冲洗巷道作业标准

1、安全规定

1.1要保证防尘管路、设施齐全、灵敏可靠。

1.2确保防尘水源充足,水质符合要求。

1.3洒水防尘工要按作业规程规定使用防尘管路、设施进行防尘工作,不得自行决定不洒水灭尘。

1.4操作时,要注意胶带输送机和附近的顶板情况,不得冒险操作。

2、操作准备

2.1洒水防尘工应严格按措施要求进行施工。

2.2下井前应准备好所有工具和器材。

3、操作顺序

3.1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检查(静压水管→装置)→洒水防尘。

4、正常操作

4.1对巷道的积尘情况进行检查,如果需要清理,要及时进行清理。

4.2对作业地点的防尘设施(阀门、管路等)以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冲刷巷道积尘操作如下;

4.3.1冲刷巷道的人员,要穿雨衣、靴,戴口罩、绝缘手套等进行工作。

4.3.2冲刷运输巷道时,应事先与运输调度联系,并在冲刷地点里外分别设岗,观察行人和车辆,当人员或车辆通过时,停止冲刷。

4.3.3冲刷工作要顺着风流进行。

4.4按照规定时间对巷道进行冲刷。

5、收尾工作

5.1收拾好工具,放好防尘管路及连接头、U型卡等。

5.2升井后按规定填写记录。

五、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1、本工种职业危害因素有生产性粉尘、生产性噪声、振动、有毒有害物质及不良作业姿势;

2、防范措施:

2.1合理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如防尘口罩、耳塞、风镜等;

2.2按规定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