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北地区》优教学案(第1课时).doc

发布:2024-04-24约1.6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3/NUMPAGES3

《东北地区》优教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并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2.说出东北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归纳其气候特征;说出东北气候的差异并分析说出这种差异的原因。

学习任务及展示

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位置、范围: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__________省、________省、________省。

2.地形:有中国最大的平原——________。平原东西两侧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北部为___________,南端濒临_______。

3.气候:______________。大部分地区冬季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冬季降雪较多。

3.湿地

(1)范围:湿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稻田等陆地的水域和沿海滩涂。

(2)作用: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湿地分布,这些湿地可持续地为本地区提供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在蓄洪防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发展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图6.11东北地区的地形,归纳总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以_______和________为主,包括三江平原、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耕作制度是___________。

2.请在图6.11中,找出并记住下列河流的位置: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中俄分界线)、辽河、鸭绿江和图们江(中朝分界线)

3.结合教材15-16页内容,分析归纳我国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达标检测】

1.我国的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较高的地区,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河流B.气候C.地形D.土壤

2.下列对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被称为高原湿地B.“红土地”广布

C.是干旱的宝地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A.山地和平原B.高原和平原

C.高原和山地D.山地和盆地

4.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屋顶坡度大,由此可以断定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A.寒冷干燥B.炎热多雨C.寒冷湿润D.炎热干燥

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5-6题。

5.东北平原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是()

A.小麦种植面积占绝对优势

B.从北向南大致分布春小麦、玉水、水稻

C.从东向西依次分布春小麦、玉米、水稻

D.粮食作物品种单一

6.甲地和乙地的畜牧业类型分别是()

A.农耕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

B.农耕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

C.牧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

D.牧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

【拓展阅读】

闯关东

山海关古称榆关,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内地通往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山海关以东,也就是东北地区,在明朝以后又俗称关东。闯关东中的“关”,指的就是山海关。闯关东是17世纪至20世纪中国内地向关东移民运动的一种俗称,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省的流民,或为生活所迫,或为关东物产所诱,筚路蓝缕地“闯关东”或“渡海”前往关东地区艰苦创业。直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地区,移民浪潮才有所消歇。纵观这段历史,其移民数量之众、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影响之巨均堪称中国移民史上之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