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油茶栽植及管理技术要点的深入研究.docx
针对油茶栽植及管理技术要点的深入研究
摘要:油茶属于一种常绿小乔木,由于其具备着较强的产油能力,所以成为了食用油以及润滑油等各类油产品的主要生产原料,这也使得油茶逐渐发展为很多地区的经济树种。为进一步提高油茶栽植成效,文章主要从选地、选种、栽植以及抚育管理、病虫害管理等多个方面,针对油茶栽植及管理技术要点做出了深入探讨,从而助推各地区油茶种植活动不断向好发展。
关键词:油茶;品种选择;栽植技术;合理选地;管理措施
前言:油茶作为一种油料树种,有着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由于其用途广泛,所以现阶段在国内多个地区得到了广泛种植,已经逐渐发展为很多地区改善当地生态以及提升经济水平的主要路径之一。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們逐渐对油茶栽植及管理活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油茶栽培成效,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对油茶栽植及管理技术要点作出深入研究,以此确保油茶具备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1合理选择林地
选择一片优质适宜的林地,是保证油茶健康生长以及达到提质增收目的重要前提。由于油茶本身喜光、畏寒,比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在17℃左右,因此在开展林地选择活动时,应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光照相对较为充足的阳坡或者是半阳坡,对于实际坡度一般控制在25°左右,实际海拔处于100-1000m,最佳海拔通常在500m以下。对于林地当中的土壤应保证尽可能结构疏松,同时含砂量保证在25%以内,还要具备相对较强的透气、排水以及保水能力。由于油茶有着比较长的生长周期,自身的根系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向下以及向四周进行延伸,所以林地当中的土壤深度一般应超过60cm。除此之外,土壤pH值应尽量处于5.0-6.5之间,通常应选择酸性黄壤或者是黄棕壤,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种植成效。
2做好品种以及苗木选择工作
2.1品种选择
在开展油茶栽植活动时,选种属于一个关键环节,应严格遵循“因地制宜”这一基本原则来进行选种,通常情况下种植人员可结合《全国油茶主推品种目录》开展油茶品种的选定,也可结合当地有关部门根据当地气候以及土壤等因素,总结归纳和推广的各类优质树种进行选定。
2.2苗木选择
在开展苗木选择活动时,应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2.2.1所选苗木应保证穗条足够粗壮通直,同时叶芽需要保证健全饱满(具体标准如表1所示),不存在病虫害问题,并且需为木质化或者是半木质化的苗木。
2.2.2对于2年生大苗,实际苗高应达到50cm以上,地径应达到0.6cm以上,容器一般为无纺布实际规格应达到12cm×16cm。对于轻基质含量应该达到50%以上,保证生长足够健康、正常,不存在任何病虫害问题,实际分枝应超过5个,对于冠幅一般控制在20cm×20cm即可。如果是3年生大苗,实际苗高需要达到80cm以上,地径应达到1cm以上,容器一般为无纺布实际规格应达到15cm×20cm,对于轻基质含量同样需要超过50%,不存在任何病虫害问题,实际分枝应超过9个,对于冠幅一般控制在30cm×30cm即可[1]。
3做好整地工作
完成选地以及选种活动后,即可组织开展整地活动,以此为油茶健康生长提供一个良好条件。实际整地时需要对选定林地当中的杂草以及杂树等一系列杂物全部清除干净。通常情况下清山作业在9-10月份开展最为合适,此时野生草木基本上开始停止生长,实际清理难度以及作业量较小,最终获取到的清理效果也最佳。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坡度等多种因素,合理地选择最佳的整地方式,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3.1全垦整地
如果林地为坡度处于10°以内的平原、岗地等,通常需要全垦整地,这样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晒土作用,进一步加速土壤熟化。最佳整地时间一般为初冬或者是春中,对于开垦深度,通常山区应控制在20-25cm,对于丘陵地带通常控制在25-30cm之间,开垦期间要全面清除石块等各类杂物[2]。
3.2带状整地
对于坡度达到10°-25°之间的丘陵或者是低山区域一般可以实施带状整地,也就是沿着等高线自上而下合理地挖出水平条带,一般间距控制在3.0m左右,对于带面通常是外高内低,实际带宽控制在2.5m左右即可,条带当中可根据需要挖竹节沟,一般为1.5m,有利于蓄水以及蓄肥等[3]。
3.3穴状整地
若是坡度达到25°以上,通常需要依照“品”字型开展穴状整地,这样能够更好地保持水土。
4做好打穴作业
种植人员结合上述整地方式完成整地作业后,即可开展定位挖穴活动。通常每穴间距控制在2.0-3.0m之间,每亩实际穴数通常为74-160穴左右,实际穴深需要控制在60-100cm之间,穴直径一般为60cm。在实际挖穴或者是撩壕期间,需要将底土以及表土进行分区堆放。为进一步增强土壤肥力,保证油茶苗木实现健康快速生长,还需要在整地打穴期间做好施肥工作,一般每穴需要施入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