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司法》(教学设计).docx
9.3公正司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公正司法的内涵与特征;公正司法的地位及意义;坚持司法公正的要求。
关键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理解公正司法要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懂法、守法、用法,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公正司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支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2.科学精神:理解公正司法的内涵、意义、要求,明白公正司法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需要一以贯之。
3.公共参与:增强权利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监督司法机关的执法行为。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4.法治意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通过相关资料和所学,对司法机关持久性公正司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公正司法的内涵2、公正司法的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坚持司法公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防线或保障,本课学习9.3公正司法。
总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议题1:公正司法的内涵、表现和意义
探究与分享:
展示视频:《佘祥林案》
资料补充:
从佘祥林提供给媒体的申诉材料看,在他被刑警队扣押后,审讯持续了10天11夜,一天只吃两顿饭,不让喝水,不让睡觉。申诉书列举了刑讯逼供的几个场景。
刑讯逼供,就是对被讯问者施以肉刑或变相的体罚,逼使其承认被指控的罪行。如在本案中连续10天11夜的“突击审讯”,由两队警察轮番上阵实行疲劳轰炸,施加一个人无法承受的肉体痛苦和精神折磨,使被拷问者陷于极度疲劳、极度困乏和极度恐惧中,使其产生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屈从拷问者的意志,承认原本并未犯过的“罪行”。
情景探究:结合视频和资料和教材知识回答:佘祥林案不符合司法公正之处?什么是公正司法?公正司法的表现?公正司法有何意义?
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总结:佘祥林案的不合理之处:1、有罪供述存在出入2、未做DNA鉴定3、物证存在瑕疵4、有证言未被采纳5、存在刑讯逼供(司法活动的过程不公平、程序不正当)6、最终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被定罪(司法活动的结果不公平)。
议题一知识总结:
公正司法的内涵、表现和意义
1.公正司法的内涵:
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2.表现: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①要求: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②意义: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①要求: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②意义: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法律的公平正义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而得以实现的。
3.意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3)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政府)
议题2:措施与要求——推进公正司法?
探究与分享一:
展示视频:《于欢案》
情景探究:根据预习相关知识,于欢案的审理过程给我们推动公正司法什么启示?
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总结:“仔细调查,注重细节,判断是否防卫过当”启示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启示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调查和审判结果公开,阳光司法”启示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探究与分享二:
展示视频:
《孙小果案》
资料补充:1998年,孙小果因犯强奸罪、侮辱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二审改为死缓。孙小果服刑几年后,法院再审,最终被改判为有期徒刑20年。其父母通过活动,收买狱警和庭长,孙小果多次获得减刑,实际服刑十二年零五个月后释放,继续为非作歹。罪恶累累的孙小果,在2020年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终被打掉,最终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情景探究:结合视频和资料和教材知识回答:孙小果案不符合司法公正之处?给推进公正司法何启示?
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总结:
一、孙小果的不合理之处:
1、存在司法腐败问题,司法机关领导滥用职权,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违背司法公正;
2、审判和减刑过程多次暗箱操作;
二、启示: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