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修辞手法》.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诗歌专题:修辞及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辨析诗歌中的修辞; 2、分析修辞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 1、回顾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2、结合诗文分析修辞手法的使用及效果; 3、结合命题具体实践; 4、总结答题思路。一、明确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用典、排比、反复、引用、双关、顶真、通感等。 二、回顾已学诗文、修辞及效果: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水的活泼多情,青山为主人送来秀丽的风光,居然闯门而入,把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爱,和自然景物对主人的爱融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用典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准》) 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明确两种题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从题干提问的形式来看,有明考型和暗考型两种。1、明考型,就是直接要求答出表达技巧,题干中明确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等信息。2、暗考型,就是题干中不直接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提示,而是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赏析”等用语来提问。对于暗考型,答题时必须有表达技巧在其中。修辞手法答题“3步骤”1、指出修辞手法:古代诗歌用得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而诗句中往往有些词语具有暗示作用,要注意由此出发,来判断诗歌中的修辞手法。2、分析手法运用:结合诗句具体阐释这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3、赏析表达效果:指出这种修辞手法有何效果,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三、(2020年全国卷)阅读这首宋诗,完成以下问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徵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B. 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C. 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D. 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2、试着赏析“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中的修辞及表达效果。 明确: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盘的“笋”比喻为“脱襁白玉婴”,表现出剥去笋衣的笋非常洁白,齐齐的排在盘子里,非常好看,像脱去襁褓的婴儿。生动形象的刻画出盘中“笋”的洁白鲜嫩,也传达出诗人对“苦笋”的喜爱之情。(2017年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秋斋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金·赵秉文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1、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借代,以“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有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峡时遇赦。南游岳阳,写下此诗。下榻:留宿处。 行杯:浮杯,流觞。 回:回荡,摆动。1、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留宿,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因赦而喜悦轻松、浪漫豁达的心情。阅读下面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