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
试卷第=page88页,共=sectionpages88页
试卷第=page77页,共=sectionpages88页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适应性试卷
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
1.概括归纳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校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下面四幅图片拟定了四个学习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亚洲人民的智慧结晶 B.辉煌灿烂的雕塑成果
C.世界文明的最早贡献 D.古代亚非拉文明起源
2.随着罗马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外邦人来到罗马进行商品交易,各种贸易和民事纠纷时常出现。但公民法不适用于这类纠纷的处理,这样“在公民法外,形成了最可能反映商品经济客观要求的万民法”。材料反映了(?????)
A.罗马政治经济已发展到高峰 B.罗马公民实质上是市民阶层
C.国家限制贵族对司法的滥用 D.经济发展促进罗马法制发展
3.孝德太子的改革,随着他的逝世而销声匿迹,它没有挽救社会危机,国内阶级矛盾依然日渐激化。7世纪前半叶,土地兼并盛行,租佃制广泛兴起。贵族们“割国县山海林野池田以为己财,争战不已。或者兼并数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少地。”材料论述了(?????)
A.大化改新的影响 B.明治维新的局限
C.幕府统治的背景 D.日本社会的性质
4.在西欧,农民由奴役地位走向自由劳动始于13世纪。它一方面削弱了基于传统的土地占有方式上的社会组织,一方面为工资—契约关系开拓出相当大的发展余地,从而为现代工业发展铺垫了道路。材料主要说明(?????)
A.富裕农民建立了租地农场 B.西欧庄园经济得到蓬勃发展
C.农村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 D.农民地位变化影响社会发展
5.恩格斯曾经评价某一14世纪中叶的历史事件“这个名字没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对恩格斯的评价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事件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 B.这一事件的名字体现了它的方式
C.这一事件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D.这一事件的原因是无产阶级萌芽
6.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们进行历史研究活动,如图是同学们围绕研究主题展示的一张学习成果汇报卡,①和②是两位航海家的航行线路。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球物种交流有利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新航路的开辟为全球物种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C.①线路的航海家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新大陆”
D.②线路的完成标志着欧洲人首先完成了环球航行
7.乔治一世登上王位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大的奇迹”。他不是英国人,不会说英语,54岁才因血缘关系入主英国。他成为英国国王后,仍不愿学习英语,语言障碍使他对国事漠不关心,自然保证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材料中这一“奇迹”体现的矛盾在于(?????)
A.王权至上与分权制衡 B.君主立宪与王权至上
C.君权神授与王在法下 D.封建统治与自由民主
8.下面是某班同学们排演的历史话剧剧本的节选,据此推断剧本中的被告者(?????)
A.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B.对外战争得到欧洲人民的拥护
C.推动了国家的近代化 D.赢得了民族独立和自由
9.如图漫画表达的含义在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需要具体完善的制度为支撑。下列文件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权利法案》
B.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10.下表为德意志和英国不同时期部分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统计。据此可知,儿童入学比率的增长∶
国家
地区
时间
适龄儿童入学率
德意志
普鲁士
1816年
60%
1848年
82%
波森
1816年
20%
1848年
69%
英国
英格兰和威尔士
1881年
56%
1901年
70%
A.实现了两国初等教育的普及 B.提升了欧洲居民的文化素质
C.适应了工业革命的发展需求 D.解决了科技人才的短缺问题
11.“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是《共产党宣言》铿锵有力的预言,其出现的原因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D.工业革命与科技的发展
12.林肯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的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以上材料说明了这一宣言(?????)
A.客观上适应了工业时代的需要 B.使黑人奴隶获得平等的公民权
C.实际上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有利于北方扭转战局获得胜利
13.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排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车、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