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教学设计.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及结果。
2.理解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遗传图解。
3.理解测交实验及遗传图解。
4.理解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5.理解自由组合规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
学习重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学习难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有了分离定律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的,学生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建议在教学中以演绎推理为主线,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想像和推理过程中完成本节的学习内容。理性思维训练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在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进行分析时,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理解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选择适当的方式,将抽象内容具体直观化,突破教学难点。
课题引入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答: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孟德尔得出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
答:试验结果 假说 试验验证等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问题1:观察教材图1-7,完成下列填空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
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的比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接近于9:3:3:1。
三、测交验证
1.实验方法:_________。
2.理论预期:
①F1(YyRr)产生4种配子,分别是 YR、Yr、yR、yr,其数量比为___________。
②隐性纯合子(yyrr)只产生一种配子_______。
③测交后代有4种性状表现:
黄色圆粒(YyRr)∶黄色皱粒(Yyrr)∶绿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yyrr)=___________。
四、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做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五、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1、理论上:
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可以 重新组合(即基因重组),从而导致后代发生变异。
这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比如说,一种具有20对等位基因(这20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 20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进行杂交时,F2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就有220=1048576种。
2、实践上: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人们有目的地用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例如:
有这样两个品种的小麦:一个品种抗倒伏,但易染锈病;另一个品种易倒伏,但抗锈病。让这两个品种的小麦进行杂交,在 F2中就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类型,用它作种子繁育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归纳总结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揭示出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1、F1雌雄配子各四种:比例1:1:1:1
2、F2基因型:16种组合方式,有9种基因型
3、F2表现性:4种(比例:9:3:3:1)
其中亲本类型2种,重组类型2种。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过程: 在杂合子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实质: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理论意义: 基因重组,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实践意义: 指导杂交育种,选择培育新品种。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选材:豌豆
2.先选择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单因素到多因素
3.统计学方法
4.科学设计试验程序
例1 求配子种数
某基因型为AaBbCCDd的生物体产生配子的种类:______(各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某基因型为AaBbCCDd的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______
某基因型为AaBbCCDd的卵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种类:______
例2 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种数
AaBb与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_____种
表现型_____种
例3 求特定个体出现概率
AaBb与Aabb杂交(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后代aabb概率_______;
巩固练习
练习1、下列基因型中产生配子类型最少的是( )
A、Aa B、AaBb C、aaBBFF D、aaBb
练习2、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多少( )
A、1/16 B、2/16 C、3/16 D、4/16
练习3、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在F2新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个体总数的( )
A、1/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