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让你的话更有份量——讲究语言艺术(教学设计)-《演讲与口才》同步备课.docx

发布:2025-04-09约4.6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让你的话更有份量——讲究语言艺术(教学设计)-《演讲与口才》同步备课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演讲与口才》

章节:第X章——让你的话更有份量

内容:本节课将围绕语言艺术展开,重点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调整语调、加强语气等技巧,使演讲内容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通过分析经典演讲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艺术,提升演讲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创新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与说服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演讲习惯,形成自信、流畅的演讲风格。此外,学生将学会如何根据听众和场合调整语言,体现文化自觉和批判精神,为未来的社会交往和公共演讲奠定坚实基础。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如如何组织语言、如何进行自我介绍等。对于修辞手法和演讲技巧的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可能有所接触,但对其运用和效果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演讲与口才的兴趣因人而异,通常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能更感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展现出不同的能力,如有的学生擅长逻辑思维,有的学生则更善于情感表达。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偏好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而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理论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语言艺术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如何在演讲中自然地调整语调和语气、以及如何克服紧张情绪。此外,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实际演讲经验,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这些困难可能源于对演讲技巧的陌生感、自信心不足或者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系统)、笔记本电脑、电子白板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互动

-信息化资源:演讲与口才相关的教学视频、音频资料、在线测试平台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演讲稿模板、修辞手法卡片)、PPT演示文稿、小组讨论环节、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教师以一个简短的演讲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观看并思考:视频中演讲者的语言表达有哪些特点?如何使自己的演讲更有份量?通过视频的直观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你的话更有份量——讲究语言艺术”。

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1)讲解修辞手法

详细内容:教师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每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2)分析演讲中的语调与语气

详细内容:教师讲解演讲中语调与语气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内容、场合和听众调整语调与语气,以增强演讲效果。

(3)讲解演讲中的态势语言

详细内容:教师介绍态势语言在演讲中的作用,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态势语言来辅助演讲。

用时:10分钟

3.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修辞手法的运用

详细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撰写一段演讲稿。小组内进行讨论,互相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

(2)角色扮演:模拟演讲

详细内容:每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模拟演讲,其他组员作为听众,给予评价和建议。教师对演讲者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运用、态势语言等方面进行点评。

(3)小组分享:优秀演讲稿展示

详细内容:每组展示本组的优秀演讲稿,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各组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语言艺术。

用时:15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方面内容举例回答:

(1)修辞手法的运用

举例:如何运用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听众更容易理解。

(2)演讲中的语调与语气

举例:在演讲中,如何通过调整语调,使听众感受到演讲者的情感。

(3)演讲中的态势语言

举例:在演讲时,如何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出自信和热情。

用时:10分钟

5.总结回顾

详细内容: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语言艺术在演讲中的重要性。同时,针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用时: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表达能力提升

2.演讲技巧掌握

学生在实践活动和角色扮演中,学会了如何调整语调、语气,以及运用态势语言来辅助演讲。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听众时,能够更加自信、流畅地进行演讲,提升演讲的整体效果。

3.文化自觉与批判精神

在学习语言艺术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技巧,还培养了文化自觉和批判精神。他们能够辨别不同修辞手法的优劣,学会在演讲中传递正能量,同时也具备了对不良语言表达的辨识和抵制能力。

4.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