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上).pdf
分子生物学(上)
1细胞学说的奠基人是谁?
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和德国动物学家Schwann,证明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2英国科学家Griffith证明了什么?
肺炎链球菌感染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3Hershy和Chase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什么?
分别用15S和32P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感染未百哦机细菌,观察子代是否有
标记。证实噬菌体DNA侵染细菌的实验流程,证明侵染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DNA不是蛋
白质(遗传物质是DNA而非蛋白质)。
41965年Jacob和Monod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
提出并证实了操纵子作为调节细菌细胞代谢的分子机制(与Iwoff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医
学奖),并且首次提出存在一种与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序列互补,能将编码在染色体DNA
上的遗传信息带到蛋白质合成场所(细胞质)并翻译产生蛋白质的信使核糖核酸,即mRNA
分子。
5Crick和Watson为什么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在1953年提出DNA的反向平行双螺旋模型。(与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该结构的
Wilkins共享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6Sanger和Gilbert发明了什么技术?
DNA序列分析法(双螺旋测序)
7谁发明了“DNA体外扩增技术”?
PCR,美国科学家Mullis
8分子生物学的三大支柱学科是什么?
1、cytology(细胞学):生物体由细胞组成
所有组织的最基本单元——形状相似,高度分化的细胞。
细胞的发生与形成是生物界普遍和永久的规律。
由此延伸出的MolecularCellBiology(分子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器结构,
细胞骨架,生物大分子在细胞中的定为及功能为分子生物学提供基础。
2、Genetics(遗传学):由此延伸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了基因结构/复制/表达/重/突变。
3、Biochemistry(生物化学):分离、纯化、鉴定细胞内含物质的目标。
NucleicAcidChemistryProteinChemistry
9染色体的基本组成成分有哪些?
基本组政成分: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少量RNA
(1)DNA:不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
(2)组蛋白:富含Arg、Lys碱性AA,带正电荷,与DNA带负电荷磷酸基团相互作用。
四种:H1、H2A、H2B、H3及H4。特征:Ⅰ进化上极端保守(H3、H4H2A、H2BH1Ⅰ
无组织特异性(极少不含H1而含H5Ⅰ肽链上AA分布不对称Ⅰ修饰作用:甲基化、乙酰化、
磷酸化、ADP核糖基化、H3、H4作用普遍。ⅠH5富含Lys,有种特异性,与H1无明显血
缘关系。
(3)非组蛋白: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包括酶类、骨架蛋白、核孔复合物蛋白及肌
动蛋白、肌球蛋白、微管蛋白、原肌蛋白等。ⅠHMG蛋白ⅠDNA结合蛋白ⅠA24非组蛋白,
它们也可能是染色质的结构成份。
核小体:200个左右碱基对的DNA与四种组蛋白结合而成。
(1)H2A、H2B、H3、H4各两个组成八聚体,为核心DNA。
(2)146BP的DNA在外1.75圈。
(3)H1于核心颗粒外20bp处。
(4)两个相邻核小体以0~80bpDNA连接(物种间有差异)。
10“C值悖理”的定义及基本含义是什么?
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DNA的总量。
C值悖理:又叫c值反常现象,指真核细胞基因的最大特点是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
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
真核生物中DNA含量的反常现象。
内容:1、真核生物中C值随生物进化而增加,高等低等。
2、实验证明,两栖动物哺乳动物,而且两栖中C值相差很大。
3、由上推断,许多DNA不编码蛋白质,无生理功能。
11原核细胞DNA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结构简练
绝大部分用于编码蛋白质,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不转录,与真核DN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