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二糖和多糖》精品学案.docx
高度整合精雕细刻人教版必修二学案畅享化学plus+
学而优·教有方
PAGE
//畅享化学plus+//高效
PAGE1
第四章生物大分子
第一节糖类第二课时二糖和多糖
三、二糖
蔗糖
麦芽糖
存在
大多数植物体中(甜菜、甘蔗中含量最高)
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
物理性质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化学式
C12H22O11
C12H22O11
化学性质
均可水解(需要用水浴加热)
eq\o(C12H22O11,\s\do11(蔗糖))+H2Oeq\o(――――→,\s\up7(酸或酶),\s\do5(△))eq\o(C6H12O6,\s\do11(葡萄糖))+eq\o(C6H12O6,\s\do11(果糖))。
eq\o(C12H22O11,\s\do11(麦芽糖))+H2Oeq\o(――――→,\s\up7(酸或酶),\s\do5(△))2eq\o(C6H12O6,\s\do11(葡萄糖))
【探究】糖类的还原性
〔问题〕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否属于还原性糖?
〔实验与记录〕根据实验4—1中检验葡萄糖还原性的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内无明显现象
蔗糖分子中无醛基,是非还原性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
试管内产生砖红色沉淀
四、淀粉和纤维素
1.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
淀粉
纤维素
组成与结构
二者都是由大量葡萄糖单元相互连接组成。
通式
(C6H10O5)n或[C6H7O2(OH)3]n
关系
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但二者的n值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存在
在种子、块根和块茎中含量丰富,谷类和薯类含淀粉较多。天然淀粉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支链淀粉含量很高的一些谷物,如糯米、糯玉米等有比较黏的口感。
纤维素参与构成了植物的细胞壁,起着保护和支持作用。如自然界中的棉、麻、木材、秸秆中存在大量纤维素。
物理性质
淀粉是白色粉末状物质,没有甜味,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淀粉会部分溶解,形成胶状的淀粉糊。
纤维素是白色纤维状物质,没有甜味,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①都属于非还原糖;②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③能发生酯化反应
用途
食物和工业原料
纺织、造纸、制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等
2.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eq\o((C6H10O5)n,\s\do11(淀粉或纤维素))+nH2Oeq\o(―――→,\s\up7(催化剂))neq\o(C6H12O6,\s\do11(葡萄糖))
3.淀粉和纤维素的酯化:多糖的葡萄糖单元一般仍有三个羟基,可与酸反生酯化反应。
如纤维素可以与醋酸、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备醋酸纤维、硝酸纤维。
(1)纤维素硝酸酯又称硝酸纤维,极易燃烧,可用于生产火药、塑料和涂料等。
(2)纤维素乙酸酯又称醋酸纤维,不易燃烧,是一种纺织原料,可用于生产塑料、过滤膜、胶片等。
(3)黏胶纤维是经化学处理后的纤维素:长纤维称为人造丝,短纤维称为人造棉,都可用于纺织工业。
【资料卡片】甲壳质与壳聚糖的形成
①甲壳质是由乙酰氨基葡萄糖相互结合形成的一种多糖,是节肢动物外壳的重要成分。
②壳聚糖是甲壳质在碱溶液中脱去乙酰基,生成以氨基葡萄糖为单体的高聚物。可溶于酸溶液,具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和一定的抑菌作用。
【预习检验】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的水解产物不完全相同(√)
(2)淀粉与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但两者的水解产物相同(√)
(3)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
(4)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二倍(×)
(5)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6)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验证产物中的葡萄糖(×)
(7)纤维素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以通过酯化反应得到醋酸纤维、硝酸纤维和黏胶纤维(×)
2.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也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中还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①乙醛②葡萄糖③甲酸甲酯④蔗糖⑤麦芽糖⑥纤维素⑦淀粉
A.①②⑤B.③④⑥C.③⑤D.④⑤
【答案】C
〔解析〕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③④⑤⑥⑦,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①②③⑤,水解产物中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③④⑤⑥⑦,故C正确。
3.近期我国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CO2等物质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
B.玉米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CO2转化为淀粉
C.淀粉和纤维素是人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