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叙述正确的是
A.X分子只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
B.X分子能发生氧化、取代、消去反应
C.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1mol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
2、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硝酸铵 B.生石灰
C.氯化铵 D.食盐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室温下,下列关于1L0.1mol/LFeCl3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含有的Fe3+离子数目为0.1NA
B.加入Cu粉,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
C.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OH-)减小
D.加入0.15molNaOH后,3c(Fe3+)+c(H+)=c(Na+)+c(OH-)
4、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3?)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r的表面发生反应:H2+N2O=N2+H2O
B.导电基体上的负极反应:H2-2e?=2H+
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也能消除含氮污染物
D.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
5、某温度下,向溶液中滴加的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点
B.溶液中:
C.向、浓度均为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的溶液,先沉淀
D.该温度下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它们对应的单质和它们之间形成的常见二元化合物中,有三种有色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没有电子的得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r(W)r(Z)r(Y)r(X)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
C.W形成的含氧酸是强酸
D.Z、Y形成的某种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且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7、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H=+108kJ?mol-1。某科研小组研究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改变外界条件,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第4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升高温度
B.第6min时,V正(COCl2)>V逆(COCl2)
C.第8min时的平衡常数K=2.34
D.第10min到14min未标出COCl2的浓度变化曲线
8、下列古诗文中对应的化学物质及相关说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方案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目的或结论
A
向装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裂化汽油,充分振荡、静置后分层
裂化汽油可萃取溴
B
用pH试纸分别测定相同温度和相同浓度的CH3COONa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
验证酸性:
CH3COOH>HClO
C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Fe(NO3)2晶体已氧化变质
D
取少量某无色弱酸性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A.A B.B C.C D.D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铵:Ba2++OH-+NH4++SO42-=BaSO4↓+NH3·H2O
B.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Cu2++2Cl-+2H2OCu(OH)2↓+H2↑+Cl2↑
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Ca2++2ClO-+SO2+H2O=CaSO3↓+2HClO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6H5O-+CO2+H2O→C6H5OH+HCO3-
11、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
A.1000mL,212.0g B.950mL,543.4g C.任意规格,572g D.500mL,286g
12、在氧气中灼烧0.44gS和Fe组成的化合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