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
《急危重症护理学》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心肺复苏时首选的药物是()
A.阿托品
B.肾上腺素
C.利多卡因
D.碳酸氢钠
答案:B。肾上腺素能兴奋心脏的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同时兴奋血管α受体,使外周血管收缩,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脉灌注和脑血流量,是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阿托品主要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碳酸氢钠一般在复苏后期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酌情使用。
2.反映左心功能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心输出量
B.中心静脉压
C.肺毛细血管楔压
D.心脏指数
答案:A。心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是反映左心功能的重要指标。中心静脉压反映的是右心房及胸腔内大静脉的压力;肺毛细血管楔压可间接反映左心房压力,主要用于评估左心室前负荷;心脏指数是心输出量与体表面积的比值。
3.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最主要的死因是()
A.呼吸衰竭
B.中毒性心肌炎
C.中毒性休克
D.急性肾功能衰竭
答案:A。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乙酰胆碱大量积聚,引起呼吸肌麻痹、肺水肿等,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这是最主要的死因。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能出现,但不是最主要死因。
4.中暑高热伴休克时最适宜的降温措施是()
A.冰盐水灌肠
B.冬眠合剂
C.静脉滴注4℃等渗盐水
D.动脉快速推注4℃5%葡萄糖盐水
答案:D。中暑高热伴休克时,动脉快速推注4℃5%葡萄糖盐水既能快速降温,又能补充血容量,改善休克状态。冰盐水灌肠降温效果相对较慢;冬眠合剂有抑制呼吸等副作用;静脉滴注4℃等渗盐水降温速度不如动脉推注快。
5.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是()
A.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B.头痛、呕吐、偏瘫
C.头痛、抽搐、偏瘫
D.头痛、呕吐、血压升高
答案:A。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称为“三主征”。偏瘫可能是颅内病变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抽搐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并非颅内压增高的特征性表现;血压升高可能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机体代偿反应,但不是“三主征”内容。
6.气管插管的深度一般为()
A.成年男性22~24cm,成年女性20~22cm
B.成年男性20~22cm,成年女性18~20cm
C.成年男性24~26cm,成年女性22~24cm
D.成年男性18~20cm,成年女性16~18cm
答案:A。气管插管时,成年男性插入深度一般为22~24cm,成年女性为20~22cm,这样可以保证气管导管在气管内的正确位置,避免插入过深或过浅。
7.以下哪项不是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
A.精神紧张、烦躁不安
B.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C.血压下降,脉压差减小
D.尿量减少
答案:C。休克早期机体处于代偿阶段,血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差减小,而不是血压下降。精神紧张、烦躁不安是由于机体应激反应;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是因为外周血管收缩;尿量减少是肾灌注不足的表现。
8.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有诊断价值的心电图改变是()
A.ST段弓背向上抬高
B.T波倒置
C.病理性Q波
D.ST段压低
答案:C。病理性Q波是心肌坏死的表现,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特征性诊断价值。ST段弓背向上抬高常见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但不是最具诊断价值的;T波倒置可出现在多种情况,缺乏特异性;ST段压低多见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缺血等情况。
9.张力性气胸的紧急处理是()
A.剖胸探查
B.胸腔闭式引流
C.粗针头穿刺排气
D.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答案:C。张力性气胸时胸腔内压力进行性升高,会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紧急处理应立即用粗针头穿刺排气,降低胸腔内压力。剖胸探查一般用于处理严重的胸部创伤等情况;胸腔闭式引流是在紧急排气后进一步的处理措施;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主要用于呼吸功能障碍的情况,不是张力性气胸的紧急处理方法。
10.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基底节区
B.脑叶
C.脑干
D.小脑
答案:A。基底节区是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主要是因为该区域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发出,承受压力较大,容易破裂出血。脑叶、脑干、小脑也可发生脑出血,但相对较少见。
11.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升压药()
A.多巴胺
B.间羟胺
C.硝酸甘油
D.去甲肾上腺素
答案:C。硝酸甘油是血管扩张剂,主要用于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缓解心绞痛等,不属于升压药。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都有升高血压的作用,是常用的升压药物。
1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病理改变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