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题库:文言文翻译与理解能力提升试题.docx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题库:文言文翻译与理解能力提升试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文言文翻译
要求: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落花时节又逢君,此恨绵绵无绝期。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文言文断句
要求:请根据句意和文言文语法规则,给下列句子断句。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落日故人情,寒山无限好。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瑾。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夫子哂之。“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子曰:“吾与点也。”
问题:
1.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四人中,谁最善于辞令?
2.子路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有哪些优势?
3.曾皙对治理国家有何看法?
4.公西华认为自己擅长哪方面的才能?
5.孔子为什么对子路、曾皙、公西华的回答表示哂笑?
四、文言文默写
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准确默写出下列句子的全文。
1.(《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2.(《阿房宫赋》)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7.(《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8.(《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0.(《赤壁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五、文言文综合阅读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窃其国,而得其民,犹为诸侯,虽有粟,吾得而食乎?夫仁者,不以天下奉一人。”
问题:
1.孟子认为“王何必曰利”的原因是什么?
2.孟子如何论述“仁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3.孟子通过什么方式来说明“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的道理?
4.孟子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失去君主和领土,只要拥有人民,就能成为诸侯的原因是什么?
5.孟子的言论对现代社会的治国理念有何启示?
六、文言文比较阅读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比较阅读。
阅读材料一:
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已。”
阅读材料二: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问题:
1.孔子和孟子对于“君子”的理解有何异同?
2.孔子提到的“好学”体现在哪些方面?
3.孟子列举的“三乐”中,哪一项与“王天下”无关?
4.孟子认为,通过教育英才可以达到哪一乐?
5.通过阅读这两段文言文,你对于“君子”这一概念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文言文翻译
1.楚王喜欢细腰,宫中很多女子因此饿死。
2.人生在世应当尽情享受快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着月亮。
3.落日的余晖和孤独的鸟儿一同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
4.仁慈的人看到就会思考,智慧的人看到就会行动。
5.年轻人的衣领青青,我的心情悠悠。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落花时节再次遇见你,这份遗憾永远不会结束。
8.长风破浪的时候终将到来,直接扬起帆船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