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学课件-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椎体成形术.pptx
2025年医学课件-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椎体成形术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椎体压缩性骨折概述
2.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
3.椎体成形术概述
4.椎体成形术的术前准备
5.椎体成形术的术中操作
6.椎体成形术的术后护理
7.椎体成形术的疗效评价
8.椎体成形术的未来展望
01椎体压缩性骨折概述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定义与分类定义概述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指脊椎椎体因外力作用或退行性改变导致的部分或完全压缩,造成椎体高度减少超过20%。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分类方法根据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分为外伤性骨折和退行性骨折两大类。外伤性骨折通常由跌倒、撞击等外力引起,而退行性骨折则多见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密度降低,椎体易受压缩。骨折程度根据椎体压缩的程度,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压缩指椎体高度减少20%-30%,中度压缩指椎体高度减少30%-50%,重度压缩则指椎体高度减少超过50%。不同程度的骨折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影响。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流行病学发病率分析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尤其在60岁以上人群中较为常见。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年发病率约为5%-10%。性别差异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这可能由于女性骨密度普遍低于男性,以及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加剧。地区分布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发病率较高。此外,高海拔地区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因与病理生理外伤因素外伤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病因之一,包括跌倒、撞击、车祸等。其中,跌倒是最常见的外伤原因,占所有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60%-70%。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常见病因,尤其是老年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导致椎体骨密度降低,抗压缩能力减弱,易发生骨折。据统计,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约占所有椎体压缩性骨折的60%-80%。病理生理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骨小梁断裂、骨皮质变形、椎间盘损伤等。骨折部位可能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在椎体压缩过程中,椎间盘可能受到挤压,导致椎间盘退变和椎间盘突出等并发症。
02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
临床表现与体格检查疼痛症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常表现为局部疼痛,疼痛程度与骨折程度相关。站立或活动时疼痛加剧,卧床休息后疼痛可减轻。约80%的患者在受伤后立即出现疼痛症状。活动受限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能导致患者活动受限,尤其是在站立、行走或弯腰等动作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腰背部的僵硬感,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时,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脊柱活动度、压痛点和叩击痛。骨折部位可能出现压痛和叩击痛,局部肌肉可能紧张。同时,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以排除神经受压的情况。
影像学检查X射线检查X射线是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可以显示椎体的压缩程度和骨折线,对于轻微的骨折,X射线可能无法显示骨折线,但可观察到椎体高度减少。CT扫描CT扫描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有助于发现轻微的骨折和评估椎体内部的骨折情况。对于复杂或不确定的骨折,CT扫描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MRI检查MRI检查可以显示椎体和周围软组织的详细信息,对于评估椎间盘损伤、神经根受压等情况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评估椎管狭窄和脊髓受压方面,MRI具有独特的优势。
辅助检查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是评估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双能X射线吸收法(DEXA)和定量超声。骨密度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有助于了解患者的骨代谢状况。对于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血清学检查有助于监测药物对骨代谢的影响。神经功能检查神经功能检查是评估患者神经受压程度的重要方法,包括感觉、运动和反射检查。对于疑似神经根受压的患者,神经功能检查有助于判断受压部位和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03椎体成形术概述
椎体成形术的原理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通过将骨水泥注入压缩的椎体内,增强椎体的稳定性。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固定性,能够迅速硬化,防止椎体进一步压缩。缓解疼痛注射骨水泥可以缓解因椎体压缩导致的疼痛。骨水泥硬化后,减少了椎体与周围组织的摩擦,减轻了神经根的压迫,从而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椎体成形术有助于恢复椎体的高度,改善患者的姿势和功能。通过注入骨水泥,可以部分恢复椎体的压缩高度,减轻患者的腰背部负担。
椎体成形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椎体成形术适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恶性肿瘤椎体转移、椎体血管瘤等疾病。适用于疼痛明显、生活质量受影响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