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摩擦力(原卷版).docx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夯练与提升
专题07摩擦力
特训目标
特训内容
目标1
摩擦力大小和方向(1T—4T)
目标2
摩擦力的突变及图像问题(5T—8T)
目标3
叠放体模型中的摩擦力问题(9T—12T)
目标4
多方向摩擦力大小求解和方向判断(13T—16T)
目标5
有关摩擦力临界极值问题(17T—20T)
【特训典例】
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1.把一根铁链水平拉直,沿AB方向一部分放在顺时针匀速转动的传送带上,一部分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水平桌面和传送带水平段在A点相接(忽略衔接处空隙),由于传送带摩擦力的作用,铁链向右做直线运动,传送带长度大于铁链长度。X为铁链在A点右侧的长度,F为A点右侧铁链对A点左侧铁链的拉力,a为铁链的加速度,f为传送带对铁链的摩擦力,则在铁链加速进入传送带的过程中,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2.如图所示,顶端有定滑轮O的斜面体A固定在水平面上,跨过滑轮细绳一端接物块B,另一端与竖直杆相连,另有轻质动滑轮跨过细绳与重物C相连,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右移动竖直杆,B保持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的拉力一直增大 B.B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C.B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D.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3.如图,某同学用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测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将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另一端与物块连接,物块置于水平面上,弹簧与地面平行。改变物块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发现物块只能在A、B两点间保持静止,测得A、B两点到竖直挡板的距离分别为d1、d2,物块的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
4.一质量为的物块恰好能沿倾角为的足够长斜面匀速下滑。物块在沿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在竖直平面内给物块一外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斜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B.若,物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为零
C.若,物块仍沿斜面匀速下滑
D.若推着物块沿斜面匀速上滑,则的最小值为
摩擦力的突变及图像问题
5.如图甲所示,通过一拉力传感器(能测量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质量为5.0kg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时间内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取)()
A.当时,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
B.若继续增大拉力至,则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
C.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D.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6.一个物块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m/s2,则由图中信息可判定()
A.0~2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Ff=8N B.物块的质量为4kg
C.物块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D.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7.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37°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质量为1kg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设斜面足够长,已知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sin37°=0.6,cos37°=0.8,g取10m/s2。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8.将质量为m的砖块靠在足够高的竖直墙壁上,对其施加F=kt(k为正的常数)的水平推力,如图所示,t=0时将砖块由静止释放,用f、a、v分别表示它的摩擦力、加速度和速度,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叠放体模型中的摩擦力问题
9.打印机进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设图中刚好有2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均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打印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张纸受到第1张纸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第10张纸与第11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2(F+10mg)
C.第2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0
D.若想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则μ1μ2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着一副扑克牌,总共54张,每一张牌的质量都相等,牌与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最下面一张牌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也都相等,用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按压第一张牌,并以一定的速度水平移动手指,将第一张牌从牌摞中水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