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东区)2025年春季教职工招聘(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发布:2025-04-09约1.59万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东区)2025年春季教职工招聘(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的文化符号依次能代表法国、巴西、美国的是()。

A、凯旋门、探戈、自由女神

B、马赛曲、桑巴舞、星条旗

C、巴士底狱、球王贝利、牛津大学

D、小仲马、巴西利亚大教堂、巨石阵

答案:B

解析:法国大革命期间,有过许多鼓舞斗志的战斗歌曲,而最受群众喜爱、流行最广的,是自由的赞歌--马赛曲。法国国歌,又译马赛进行曲,原名莱茵军团战歌。桑巴现已被公认为巴西和巴西狂欢节的象征,是最大众化的巴西文化表达形式之一。美利坚合众国的国旗旗面由道红白相间的宽条构成,左上角还有一个包含了50颗白色小五角星的蓝色长方形。50颗小星代表了美国的50个州,而13条间纹则象征着美国最早建国时的13块殖民地。这面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真理,蓝色则象征正义。旗帜俗称“星条旗”。探戈是一种双人舞蹈,源于非洲,但流行于阿根廷。故A选项错误。牛津大学位于英国牛津市,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大学。故C选项错误。巨石阵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在英国伦敦西南100多千米,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栏、斯托肯立石圈等,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故D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2.俗语有“眼邪心不正,鼻歪意不端”的说法。从哲学角度看,这种说法是()。

A、正确的,因为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B、错误的,因为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C、正确的,因为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D、错误的,因为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B

解析:题干说法是错误的,从哲学角度看,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而题干的说法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鼻子歪了不代表品行不端正。“眼邪心不正,鼻歪意不端”是人为主观臆造的。故本题选B

3.以下关于商品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存在互为前提

答案:D

解析:A项正确,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价值一起,构成了商品二重性。B项正确,人们愿意付出与商品同等价值的钱来购买商品是因为商品具有某种使用价值,因此,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时可用承担者价值代指使用价值,用交换价值来代指商品的价值。C项正确,一个商品的简单价值形式包含在它与不同商品的价值关系或交换关系中,商品A的价值,通过商品B能与商品A直接交换而在质上得到表现,通过一定量的商品B能与既定量的商品A交换而在量上得到表现。换句话说,一个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它表现为“交换价值”而得到独立的表现的。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D项错误,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二者共处于商品的统一体中,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不可分割,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在一定条件下(商品交换成功)。使用价值可以转化成价值。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前提,不是互为前提。故选D。

4.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过失致人死亡罪更重的法定刑,主要体现了()。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答案:B

解析:我国刑法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第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对任何人触犯我国刑法构成犯罪的,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地被定罪判处刑罚,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刑事法律之上。第三,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重罪重判,轻罪轻判。故意杀人罪的社会危害性要比过失致人死亡罪严重,因此刑法规定了比过失致人死亡罪更重的法定刑,反映了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故本题选B

5.()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A、对立与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定律

D、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答案:A

解析: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事物的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即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故A选项正确。B选项质量互变规律主要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选项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故选A。

6.(),目的只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门科学发展的成果。

A、理论研究论文

B、考核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