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西梧州市度期末考试八级语文试卷测试题.docx

发布:2025-04-06约6.48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西梧州市度期末考试八级语文试卷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连翘(qiáo)翩然(piān)农谚(yàn)风雪载途(zǎi)

B.萌发(méng)悬殊(shū)两栖(xī)销声匿迹(nì)

C.褶皱(zhě)劫难(jié)追溯(sù)天衣无缝(fèng)

D.缄默(jiān)狩猎(shǒu)龟裂(jūn)目空一切(kōng)

答案:C

解析:A项“风雪载途”的“载”应读“zài”;B项“两栖”的“栖”应读“qī”;D项“狩猎”的“狩”应读“shò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恬静晦暗羁绊大彻大悟

B.撺掇震憾辐射叹为观止

C.思慕斡旋褪色人情事故

D.严峻燎原锵然嘎然而止

答案:A

解析:B项“震憾”应为“震撼”;C项“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D项“嘎然而止”应为“戛然而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答案:C

解析:A项“不可救药”指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用在此处程度过重;B项“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含贬义,与语境不符;D项“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删去“通过”或“使”)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删去“不”)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将“改进”改为“改善”)

答案:D

解析:“改进”和“水平”不搭配,应将“改进”改为“提高”,而不是“改善”。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B.《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竺可桢,他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C.《大雁归来》出自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答案:无(本题四个选项表述均正确)

6.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②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A.①比喻②排比③引用、比喻④排比、比喻

B.①拟人②反复、拟人③引用、比喻④排比、比喻

C.①比喻②排比③引用、拟人④排比、比喻

D.①拟人②反复、拟人③引用、拟人④排比、比喻

答案:B

解析:①“害了羞”将薄雪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②“盼望着,盼望着”是反复,“春天的脚步近了”将春天拟人化,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③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运用了引用和比喻的修辞手法;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排比,同时把红的、粉的、白的分别比作火、霞、雪,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蒹葭苍苍,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诗经·蒹葭》)

答案:白露为霜;在水一方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天涯若比邻

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答案:波撼岳阳城

4.《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三、判断题(每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