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含答案.pdf

发布:2025-04-07约1.61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4月考·高二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公共艺术泛指公共空间中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形态及艺术活动,是创造性解决社会公共问

题的独特艺术形式,是一种地方公众共同参与并享有的具有在地性的文化艺术。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国家对乡村建设愈加重视,因其满足艺术的公共性和促进文化发展的

双重特点,人们对公共艺术应用于乡村文化建设的需求更加强烈。公共艺术以自由开放的空间

来设计和制作具有文化意义的艺术作品,将公共艺术引入乡村建设中,有利于传承乡村传统文

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基础。同时,公共艺术建设也是农村公共文化的重要体现,以这种全

新的方式来展示新时代农村面貌,不仅能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还能增强全村居民的凝聚力,

使乡村文化更加多元化,从而使农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不断提升。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乡村经济建设的有效助推力,更是增强乡村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以文化自信为本,突出艺术赋予乡村空间的特色。在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规划时,重视本土地

域特色,应选择部分与当地人文环境相关的设计理念,加入乡村文化建设中,利用艺术的优势,

用符号、图画、文字等艺术手法展示和推广乡村本土文化,真正反映当地居民的心声,引起村

民与观赏者的共鸣,产生乡土认同感和文化参与感,进一步形成乡村文化自信。

当代乡村社会尽管经历过很多挑战和失败,却依然保留了很多具有鲜明人文特质的古老村

落,这给“艺术乡建”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社会文化空间。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引入公共艺术,充

分利用乡村独特的社会文化空间资源,以艺术的力量,树立民族文化的信心,挖掘乡村优秀历

史与民俗文化,并对其进行艺术的精练与符号重构,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以文化传承为纲,丰富乡村艺术文化产业发展。公共艺术应用于乡建的策略,符合现阶段

乡村发展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各个时期的

文化风俗都有差异,每个村落的创立条件都不相同,其所产生的礼仪文化和风俗也相差甚大。

将公共艺术引入乡村文化发展中,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状况、礼仪文化和风俗中蕴含的

文化因素,选择合适的建设路径,丰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形式,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例如,

在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或传统古村落的乡村发展人文旅游,提供传统文化体验服务和相关纪念

品;在环境优越、有独特自然风光的乡村提供旅游观光,同时发展民宿、生态农场产业等。

(摘编自陆姗姗《公共艺术赋能乡村建设》)

材料二:

按照学者陈伟煊对传统村落类型的划分方法,传统村落可以分为历史积淀类、村域格局类、

传统建筑类、民俗文化类、全面综合类五大类型。对传统村落文化创意资源的挖掘可以按照不

同类型探索可用元素。如湖南省现存传统村落多形成于明清时期,有汉族、瑶族、苗族、土家

族等多民族聚居,而民族文化的不同和地域特征的差异,又形成了风格多样、各具特色的村落

格局和建筑特色,极大地丰富了湖南省传统村落的资源价值。

文创产品设计,重“形”也要重“意”。从传统村落文化中所蕴含的建筑造型、装饰图案、

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等角度入手,对建筑造型、装饰图案、非遗文化等物质形态进行“形”的

提取,然后对原生文化符号“形”按照形式美法则设计解构再现,并在设计创新后能保持原生

文化“意”的表达。

文创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往往与文化的物质载体和文化内涵密不可分,基于物质载体使蕴

含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的设计具有可行性。对文化内涵的挖掘程度决定了文创产品创意水平的

高低,因此文化内涵是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核。以传统村落为物质文化载体进行文化

符号挖掘,使用现代设计手段与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多方面对传统村落文化符号进行创

意转化和创新设计,拉动乡村文旅产业经济发展,赋予传统村落文化更多的社会服务功能。

文创产品是基于文化精神产生的,是文化传承融合与创新的物质载体,基于传统村落文创

产品设计资源挖掘的基础,可以在文创产品外观造型设计、色彩设计、图案意蕴表达、实用功

能、材质等方面对传统村落资源创新应用,设计出具有当代社会审美和使用功能的创新型文创

产品,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角度让传统村落文化活态传承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