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语文教育——从新媒介文艺主体论出发.pdf
视点
数字时代的语文教育
——从新媒介文艺主体论出发
许锦煊
摘要数字时代来临,语文教育面临新发展和新挑战,传统式的“教师—教室空间—
纸质课本—学生”显然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一种数字时代新型语文教育的范型理论亟待被
提出与实践。包括自然人主体、赛博格主体、人工智能主体、“数字虚拟人”主体在内的新
媒介文艺主体进课堂成为语文教育的一种新的可能,然而成本资金的短缺、技术设备和资源
的匮乏、教育体制的刚性框架和教育政策法规的约束,以及学生接受度和适用性等仍制约着
新媒介文艺主体进课堂。但不能否认的是,在未来新媒介文艺主体将扮演引领创新潮流的角
色,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丰富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数字时代语文教育新媒介文艺主体困境与制约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今中小学学在设计学习情境、提供教学资源方面的优势。当然,
生接触到的信息相较于前数字时代的学生接触到的这仍有一定不足之处。如果仅仅限于互联网平台的
信息,已经是指数级增长。传统式的“教师—教室资源互动与工具性面向,仍然无法捕捉“媒介—技
空间—纸质课本—学生”显然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术”时代的特征,新媒介文艺的主体性无法凸显,
一种数字时代新式语文教育的范型理论亟待被提出这一点将在下一节补充。
与实践。另一方面,从形式上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还
一、数字时代的语文教育新要求要求“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
由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方式变革”,其中也指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
年版)》(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
出,语文课程的“课程理念”之一是“突出课程内力”,并且在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也有要求学生
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其中又“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
特别强调语文课程要“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一条。
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这意味着语文课程这充分说明“媒介—技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
在学习内容上,要结合数字时代的变化,融入数字课程中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体验课文情境、作者
时代的学习资源,包括网络资源。正如义务教育课感情以及对学生的美育教育。
程标准中对教师教学的建议有“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更重要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资源
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对教开发与利用”一节中提到“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
师本人的要求有“适应时代要求,提升信息素养”,程资源类型”,这显然不仅限于教师主体和学生主
这意味着教师必须时常关注语言文字的新变化以及体。这一节中还强调了数字资源的重要性,建议学
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表达的影响,把握信息技术校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资源建设,关注生成性资源,
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意味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制定者已经预见了多元主体互动的可能性,这为
中3
2024年2月
视点
“新媒介文艺主体进课堂”奠定了理论基础。一方面,文学主体的重大变化体现为读者大众的范
相较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更具可塑性的特围和文学阅读量空前扩大。另一方面,网络交互性
点,高中阶段的学生或许更多地要面对升学的压文学生产方式是网络文学一个标志性特色。明显能
力,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看到的现象是,学生群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