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教学课件.ppt
*************************************价格歧视1定义与条件价格歧视是指对相同产品按不同顾客群体收取不同价格的策略,其实施条件包括:卖方具有一定市场支配力;不同顾客群体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不同(需求弹性不同);以及存在有效的市场分割方法,防止低价购买者转卖给高价购买者(避免套利)。2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对每个消费者收取其最高支付意愿的价格,从而获取全部消费者剩余。理论上,一级价格歧视使产量达到与完全竞争相同的水平(P=MC),消除了无谓损失,但从消费者转移全部剩余给生产者。现实中由于信息限制,真正的一级价格歧视几乎不可能实现。3二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基于购买数量区分价格,如数量折扣、分段定价等。这种策略利用消费者对不同购买数量的支付意愿差异,如电力、水等公用事业常采用阶梯价格。二级价格歧视可以增加厂商利润,同时使一些在单一价格下无法购买的消费者能够进入市场。4三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根据消费者特征(如年龄、职业、地理位置等)划分市场并收取不同价格,如学生票、老人票折扣。定价原则是在需求弹性小的市场收取较高价格,在需求弹性大的市场收取较低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现实中最常见的价格歧视形式。第九章:垄断竞争市场多市场中有相当多的企业,但少于完全竞争低企业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或退出市场异每个企业生产略有不同的产品,有自己的品牌限企业拥有有限的价格决定能力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由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在1933年首次提出。这种市场结构结合了完全竞争的某些特点(企业数量多、自由进入)和垄断的某些特点(产品差异化、一定的价格决定能力)。垄断竞争企业面临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表明其有一定的价格制定能力,但曲线弹性较大,表明竞争强度仍然很高。短期内,企业可能获得超额利润或亏损;长期中,由于自由进入,超额利润会吸引新企业进入,直到经济利润为零。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特点是:企业在产能未充分利用的状态下运营(产量低于平均成本最低点);价格高于边际成本(PMC),表明存在一定的无谓损失;但零经济利润意味着消费者为产品多样性支付了溢价。垄断竞争在现实中非常普遍,如餐饮业、服装业、零售业等。产品差异化1水平差异化水平差异化指产品在特性上的区别,而非质量高低的差别。如不同口味的饮料、不同风格的服装、不同位置的酒店等。这种差异化基于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不同消费者对不同特性的偏好强度不同。水平差异化通常不形成明显的质量层级,一种选择并不客观上优于另一种选择。2垂直差异化垂直差异化指产品在质量或性能上的差别,如高端与低端手机、豪华车与经济型车的区别。在相同价格下,所有消费者都偏好更高质量的产品,但由于收入和支付意愿的差异,市场可以支持不同质量层级的产品共存。垂直差异化常与价格歧视策略结合使用。3差异化策略企业采用多种策略实现产品差异化:物理属性差异(设计、功能、材质);可获得性差异(分销渠道、便利性);服务差异(售前咨询、售后支持);品牌形象差异(通过广告塑造品牌个性)。成功的差异化使产品需求曲线更不具弹性,增强企业定价能力。广告与垄断竞争信息功能广告提供产品信息,降低消费者搜索成本。它帮助消费者了解新产品的存在、特性、价格和购买渠道等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从这个角度看,广告促进了市场效率,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问题。1说服功能广告试图改变消费者偏好,增强品牌忠诚度。这种说服性广告可能不提供实质信息,而是通过情感诉求和反复曝光来影响消费者。批评者认为这类广告可能创造人为需求,导致过度消费;支持者则认为它满足了消费者对社会认同和自我表达的需要。2市场结构影响广告可以强化产品差异化,增强品牌忠诚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力量。它既可能增加市场集中度(通过提高进入壁垒),也可能降低集中度(通过帮助新企业迅速打开市场)。广告密集型产业通常具有较高的价格-成本加成率。3社会福利影响广告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广告增加了成本,可能导致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它增加产品信息流动,促进竞争,可能导致价格下降。广告还可能通过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广告是否提高福利,取决于信息价值是否超过其成本和可能的消费扭曲。4第十章:寡头市场寡头市场特征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大企业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市场结构。寡头企业的决策相互依赖,一家企业的价格、产量或其他策略变化会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利润,因此企业必须考虑竞争对手可能的反应。寡头市场通常存在高进入壁垒,如规模经济、品牌效应、专利或资本需求等。古诺模型古诺模型假设寡头企业同时决定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