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贵州省凤冈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理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08约2.72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贵州省凤冈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对下面表格中的信息,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容易遭受网络攻击的技术

技术

安全挑战环境

易受攻击环节

易受到的攻击和危害

5G网络

网力开放

开放授权过程

恶意第三方将通过获得的网络操控能力对网络发起攻击,规模将更大且更频繁。

人工智能

数字世界

与人的交互过程

泄露数据

需数据采集、存储、流转过程中

移动APP

一系列漏洞耦合

APP授权取得个人身份信息过程

克隆账户权限,盗取账户和资金

(资料来源:前时产业院研究)

A.随着新技术不断进入日常生活,5G应用、人工智能、移动APP等都可能受到攻击,安全“边界”将发生巨大变化。

B.5G网络在开放授权过程中被操控,将会受到较传统网络更大的损失,其受攻击强度、频率、规模和影响会不断升级。

C.移动APP在索权取得个人身份信息过程中,由于一系列漏洞的耦合易出现账户权限被克隆,账号与资金被盗的风险。

D.可以合理推断,人工智能安全新生态的建设;需要对数据运转、人机交互等安全链条进行全面防护,以防泄器信息。

2、下列诗句与我国古代体育项目,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战罢两奁分白黑,一何处有亏成!

②掷球戏水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

③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④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A.①围棋②蹴鞠③赛马④武术 B.①象棋②水球③龙舟④武术

C.①围棋②水球③龙舟④马球 D.①象棋②蹴鞠③赛马④马球

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学家克罗齐曾言:“要想评价但丁,就要使自己达到但丁的水准。”可生活常识又告诉我们:“不进厨房的人,也能辨别厨子的好坏。”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列小题。

中国印章文化源远流长。印章在古代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说文解字》言“印,执政所持信也”,揭示了印章功能的核心——信。“示信”’,是印章文化功能最本质之点。秦以前,官、私印都称“玺”,起初作为商业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以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权益的法物。印章和政治仪礼结下了不解之缘,汉初名臣张良_____,解印绶辞归,意味着权力的卸除。

印章的发展史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在秦汉时期,另一次在明清时期。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明清是印章热的时代,期间名家竞起,流派争衡,印学理论更是_____,促成印章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印章在发展中,出现了丰富的品类,如表字印、室名印、别号印、收藏印、鉴赏印、考订印等等,_____。印章可分为实用的、非艺术性的印章和艺术性的印章。_____,这两部分不是截然分开、互不包容的,而是变动不居、互为转换的。

今天,印章的示信功能已明显削弱,但它的美学系统正在加强甚至扩展。(???),已显露其“出蓝”之势。印章艺术,正以一种中国的语言方式,向世界讲述着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功成身退层出不穷俯拾皆是因而

B.韬光隐晦应接不暇不一而足然而

C.功成身退层出不穷不一而足然而

D.韬光隐晦应接不暇俯拾皆是因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B.秦印注重实用,无论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C.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外形,还是印文、章法,都蕴含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D.秦印注重实用,即使是印文、章法,还是外形,都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美。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

B.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对秦汉范型来说

C.对秦汉范型来说,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

D.篆刻家、书画家的优秀印作,篆刻创作、展览、评赛等活动方兴未艾,对秦汉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